材料: 有人说现在中学课程太多, 五花八门, 使学生应接不暇。 我说现在中学课程并不多, 除了英文, 只有一门, 便是国文。 从中学往下, 小学的课程似乎也不少; 然而也只有一门, 便是国语。 从中学往上, 大 学的课程真可谓五花八门了; 然而除了英文以及第二外国语, 也只有一门, 便是国文。 一个小学上自然课。 课本摊在书桌上, 学生看到 “常绿树是四季常绿的, 落叶树是秋冬落叶的” 这样的 文句。 教师讲解了, “常” 是什么意思, “绿” 是什么意思, “落” 是什么意思, “四季” 是什么意思, “秋 冬” 是什么意思, 一一说明, 不厌其详; 然后贯穿起来说: “一年四季总是生着绿叶子的那种树, 叫作常绿 树; 到了秋天或冬天落掉叶子的那种树, 叫作落叶树。”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 一个中学上劳作课, 教师受了学生的敬礼, 回转身去就在黑板上写, 一面写, 一面看手里的 “脚本”。 最先写上六个大字: “书架子的制造”。 接着是个小标题: “书架子的材料”。 随后便是木与竹都可以做书架 子, 从价值方面说, 竹比木便宜, 从效用方面说, 木比竹坚实; 以及什么木都可以做书架子, 哪一种木最 好, 可是价贵, 哪一种木最差, 可是便宜, 诸如此类。 写完了一段, 再来个小标题: “书架子的制法”。 随后 便是书架子的大小, 视需要而定; 假定它五尺高, 分作六层, 每层该多少高, 横里该多少宽, 诸如此类。 第 二段没有写完, 下课铃响了。 教师这才面对学生开口道: “今天来不及讲了, 下一回再给你们讲吧。” 一个大学上教育学的课。 教师先在黑板上抄了满板的英文, 教学生抄在笔记本上; 然后用国语讲解这满 板的英文, 教学生记录在笔记本上; 待学生记录完毕, 便抹掉第一板, 再抄第二板。 在第三板还没有抹掉的 时候, 下课铃声就由远而近, 渐渐地清朗起来了。 坐在位子上, 听教师讲解课本或讲义上的文句; 拿起笔杆来, 抄写教师的板书, 记录教师的讲解。 这就 是各级学生在教室里所做的全部工作。 不问是社会或自然, 是公民或理化, 是什么学或什么研究, 科目虽不 同, 工作的方法却并无二致, 都与上国语课、 国文课、 英文课的情形差不多。 这是个很朴素的想头: 学生犹如一个空瓶子, 胸中没有什么; 现在给他们一本书, 一篇文字, 逐字逐句 给他们讲一遍, 又写一点注释或表解在黑板上, 他们听过一遍, 抄过一遍, 书中的文字中的内容与方法便一 齐装进去了。 这又是个很省事的办法: 要学生预习, 就得给他们一些指导或暗示; 要学生讨论, 就得给他们 一些纠正或补充; 要学生复习与练习, 就得给他们做许多督察与订正的工作———那多麻烦! 现在不要学生做 什么, 让他们光是听, 光是抄, 岂不干脆得多? 这就是一般语文教学之所以如现在情形的原因。 我在这里并不想讨论语文教学如现在情形的效果是好是坏。 我只是说明现在的语文教学是这样的情形: 大家根据一个很朴素的想头, 采用一个很省事的办法。 而其他各科的教学, 教材尽管五花八门, 实际都如现 在的语文教学一样, 解字文, 讲文句, 作注释, 立表解, 下课铃响, 一了百了。 这不是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 学有如下的共通认识吗? 他们以为一切的知识与技能, 非通过文字无法授予; 一切的训练和陶冶, 非通过文字无法着手。 所以必须有书为凭, 给学生讲明文句, 实作 “教书”。 他们又以为只要通过了文字, 一切知识、 技能、 训练、 陶冶, 便化为学生的血肉, 使他们渐渐充实起来。 所以学生除了静听讲书, 抄写黑板上的文 字, 记录教师口头的讲解而外, 不用再做别的。 从这种认识推想开来, 自然见得教学的对象是书本, 而不是具体的事物。 “为学” 两字并不包含广多的 意义, 不过等于 “读书” 而已。 什么设计教学法, 什么道尔顿制, 以事物为中心, 以多方研究为学习门径, 那只是一些富于幻想的好事者的玩意儿, 标新立异, 无俾实际。 我们的教育家只要守着个最简要的办法——— 拿书来教, 便抵得那些好事者的全部努力了。 在这样的教学情形之下当学生, 虽然科目繁多, 样样都要学习, 其实却是简单不过的事儿: 只要像准备 去上国语课、 国文课与英文课一样, 带一双耳朵, 一双眼睛, 一本教本, 一本笔记本, 一支铅笔或钢笔, 保 证你没有错儿了。 你将欣幸你没有遇到那些想出设计教学法与道尔顿制之类来的好事者, 否则你得去搜集、 观察、 比较、 综合、 试验、 实习, 那是多么辛苦的一串工作啊! 除了听讲、 抄写和记录, 你一样都不用做; 教师偶尔在讲解中间添一个笑话, 插一个故事, 你就情不自禁地笑一笑; 上物理、 化学之类功课的时候, 教 师偶尔揭示几张挂图, 做一个实验, 你就如新年间看了年画与戏法那样开一开心。 今天如此, 明天也如此, 这个学期如此, 下个学期也如此, 不是太舒服的生活吗? 通常说, 学生时代是黄金时代, 就不必费太多的心 思与功力在功课上的那种舒服而言, 的确不是夸张的话。 但是, 假如有一个人, 绝对不熟悉现在的教育的实况, 他跑进无论哪一级的学校参观一天两天, 必将惊 讶地想道: “平常人听了两个钟头的平铺直叙的演说, 就会打哈欠, 伸懒腰, 用鞋底擦地板, 给演讲者暗示, 让他赶快把演讲结束; 这班学生天天听讲, 年年听讲, 某字什么意义, 某句怎么讲法, 无非那一套, 他们怎 么忍受得住呢?” 他或许还有奇怪的想头: “看他们一声不响, 谁知道他们的心思在哪儿? 说不定会如 《孟 子》 上说的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吧? 或者无思无虑, 空空洞洞, 像禅家的入定吧?” 他如果是一个慈悲 的人, 更将往深处去想: “ ‘游心外骛’ 是训练清醒头脑的障碍, ‘心无着处’ 是趋向槁木死灰的途径, 而他 们的情形恰正如此。 太可怜了! 太可怜了! 让他们多做一点儿事吧, 用他们的心, 用他们的手, 用他们的 口, 无论怎样都是好的。 退一步说, 让他们跑出教室来种一方地, 锯一根木头, 甚至跑跳一阵, 争论一阵, 也是好的。 只要不再教他们听讲那变相的语文功课, 以至陷入 ‘游心外骛’ 或 ‘心无着处’ 的魔境, 他们就 有福了。” ——— 《变相的语文教学》 (有删改)
请回答:
(1) 简要概括此文的基本观点与主张。
(2) 试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指出 “变相的语文教学” 的局限性。
(3)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哪些与 “变相的语文教学” 这种现象相关联的课程改革?
查看答案和解析【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启航教育热门私房课
MORE小班面授 名额有限 抢先体验
编辑推荐
最新内容
姓名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