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二月份了,26级考研人的第一步就是择校、择专业。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对于考研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会影响到考研路上的每一步,甚至会直接影响到能否上岸。
同样的专业不同的院校之间分数线能差出不少分,所以大家一定要考虑好,最好不要中途变卦,毕竟院校不同的话专业课复习也有差别,临时改变会影响复习进度哦!
一、择学校与专业
1、本专业还是跨专业
考本专业的研究生会有一定的专业优势,跨专业的学生要考虑提前准备,需要了解跨考专业的考试科目、考试难度、参考书等。
选学校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坚持考名校可以,也确实有很多二本三跨成功的例子。但也要根据个人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去做取舍,目标院校最好是在个人能力和个人理想的交叉点上——最近发展区。同时有的专业对于跨专业考生的大学专业和学历都有一定的要求,一定要做好前期信息搜集工作,再确定是否跨考!
2、自身因素
(1)我是否有心仪的城市。
有的同学想去离家近的城市,有的想去经济发达的地区等,这都可以帮助我们缩小择校的范围。
(2)我本科专业课基础怎么样。
专业课成绩在初试中占比还是很大的,专业课基础好的同学可以选择专业课难度大一点的院校,专业课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可以选择专业课相对简单的院校。
(3)我的英语怎么样,有没有过四、六级。
有些院校英语是自划线的,对英语成绩要求较高,不建议英语差的同学报考。
(4)我想去哪个城市发展。
建议同学们以后想在哪个城市发展就优先选择当地的院校,它在当地的影响力会强很多,并且读研期间的人脉资源和导师的人脉资源也大概率在当地的城市,这是择校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择专业首先考虑自己的兴趣,对于自己喜欢的院校专业,学起来比较有动力;其次考虑的是就业情况,你考研最终为了就业,所以需要考虑你以后想要从事的工作;最后考虑难度,一般情况下,考研难度:名校名专业>一般院校名专业>名校一般专业>一般院校一般专业。
3、外部因素
(1)院校招生人数
(2)考试题型
(3)历年分数线
(4)复试录取率
(5)近年报录比
(6)院校学科排名
(7)推免人数
……
这些信息都可以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各院校研究生官网上找到。搜集目标院校的各种信息对于我们了解某院校至关重要,它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了解这个院校、专业的竞争是否激烈,上岸的难度大不大以及考到多少分上岸的概率比较大。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会大大增加同学们的上岸概率,因此在选择院校前,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估,并且尽可能多的了解院校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选择院校时不能够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选择通过一定努力可以够到的院校。有名校情结的同学一定要早做准备,尽最大努力去提高自己的分数。
二、就业方向
1、中学数学教师
绝大多数学长学姐会选择考编去初高中担任数学老师,少部分会选择去小学任教。
2、教育系统内的公务员(教育部、教育局等)
学科数学毕业还可以去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等哈,研究生的岗位会比本科多一些(应届生考公考研都是很有优势的),非常对口的就是教育系统啦。
3、教培机构
虽然教育部一系列的政策,中小学教培机构受到影响。但是教育培训还是有很大的刚需,比如高中数学,工资也相对比较高。
4、大学辅导员
当然,如果不想去中小学就职,也是有机会去大学的,可以考大学的一些行政岗位,比如辅导员。
5、大专老师
有些学校硕士学历还是可以进入高校当讲师的,不过一般是专科,民办学校接收的比较多,公办的大专难度会大一些。当然如果想去更好的院校当讲师最好考博。
三、26考研院校选择注意事项
1、切忌跟风择校
选择学校是大事,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不要盲目跟风,别人的口碑不能决定这个学校的实质,应该全面掌握多方资料,全面进行了解。
有时你喜欢的并不是真的适合你的,如果一味地追求院校的名气,而忽略了自身的能力,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毕竟每个人情况也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2、要自信,但切忌盲目自信
很多同学因为本科学校一般,从而不敢选择优秀的院校,但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考研与高考不同,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每年就不乏一批靠着择校机制“捡漏”,成功上岸的考生。自信是好事,但也不要盲目自信,过于高看自己的能力,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以上就是对“26考研院校选择重要吗”问题的解答,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考研知识及考研择校问题,欢迎咨询启航考研辅导机构。
【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热门下载
资料下载
院校解析
真题解析
考研数学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