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通常, 迁移可被界定为先前的学习结果影响新情境中的学习或表现的过程。 当今的认知心理学家 将学生习得的知识区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 因此迁移发生的情况可能会有: (1) 陈述性知识 向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2) 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 3) 程序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4) 程序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尽管预期迁移发生的种类如此广泛, 但迁移不会自然发生。 吉克和霍利约克曾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在 实验中他们使用了如下材料:
第一则材料: 涉及医生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材料。 一位恶性肿瘤患者已无法采用手术治疗方案, 但如不 摧毁肿瘤, 便无法挽救其生命。 有一种射线, 如以足够高的强度照射肿瘤, 可将其摧毁, 但当以这样的强度 照射肿瘤时, 也将摧毁肿瘤周围的健康组织; 采用低强度的射线虽对健康组织不构成伤害, 但对肿瘤也不产 生任何作用。 要使用射线摧毁肿瘤同时又不伤及健康组织, 若您是医生, 将采用何种办法? (正确的方案是,可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向肿瘤发出射线, 从而使到达肿瘤部位的射线有足够摧毁它的剂量, 又不伤及周围的健 康组织。)
第二则材料: 涉及具有同类结构的军事材料。 守方在通往自己据点的所有道路上都埋设了地雷, 一旦道 路受到过重的负荷便会自行引爆, 而较轻的负荷则不会引爆。 如要歼敌, 攻方该如何进攻?
第三则材料: 涉及具有同类结构的火灾救援材料。 如何使用来自不同方向的水源扑救大火? 鉴于在无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正确解决这类问题, 吉克等人让大学生阅读其中的第一则或前两 则材料。
对读完第一则材料的学生要求他们写出故事的梗概。 对读完前两则材料的学生要求写出它们在各方 面的相似之处, 实验人员再根据他们写出的内容做出好、 中、 差的评判。 然后让参与实验的所有大学生阅读 第三则材料并提出解决方案。 实验结果表明: 只读第一则材料的学生, 之后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仅为 21%; 读了前两则材料且评判为 “好” 的学生正确率为 90%, 评判为 “中” 的学生正确率为 40%, 评判为 “差” 的学生正确率为 30%。
请回答:
(1) 本实验中, 实验者通过其干预措施试图让学生形成哪种认知结构? 由此产生了上述 4 种迁移类型中 的哪种迁移?
(2) 实验者采用了类比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请阐述类比教学的要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启航教育热门私房课
MORE小班面授 名额有限 抢先体验
编辑推荐
最新内容
姓名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