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级考研人的第一步就是择校、择专业。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对于考研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同样的专业不同的院校之间分数线能差出不少分,所以大家一定要考虑好,最好不要中途变卦,毕竟院校不同的话专业课复习也有差别,临时改变会影响复习进度!
一、院校基本情况
报考目标院校,了解院校的基本情况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了解院校的地理位置:可以间接性判断将来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机会,此外,还可以知道院校在考研中处于一区还是二区,毕竟一区国家线高于二区10分;
了解院校的重要程度:这个就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点了,是“985”、“211”还是双一流院校,又或者是普通院校;
了解目标院校是否是34所自划线院校之一:自划线院校的分数线比国家线高一些。
二、院校实力排名
我们可将院校划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档为顶尖 985 院校;
第二档是末流 985 院校;
第三档是顶尖 211 院校;
第四档为末流 211 院校;
第五档是双非院校。
可依据自身本科院校情况进行参考,若并非执着于顶级名校,建议选择比本科院校高 1 - 2 档的学校,如此既能挑战自我,又能确保一定的成功率。
例如,若本科为双非院校,可将目标锁定在双非一本或 211 院校,如此可有效缩小择校范围,使后续工作更具针对性。
三、院校自命题资料
为什么专业课书目的数量也是择校的一个标准呢?当然和大家后期的备考紧密相关啦,一般来说,较为好考的院校和专业初试参考书目的数量不会太多,基本在5本以下,比较难考的专业得有7本左右,增大了后期备考的难度!
参考书目的信息一般在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招生专业目录可以查到!
四、招生计划人数
确定报考院校前,一定要先对比目标专业的招生计划人数,一般情况下,招生计划人数越多,上岸的机会越多!
此外,今年研招网硕士目录页面更新后新增的对比功能,也可加以利用,提高信息搜集效率。
五、报考人数
报考人数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你的竞争对手有多少,虽然只能看到前几年的数据,但是足够帮助你从中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
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建议不要报考。
六、实际录取人数
实际录取人数一般在院校复试结束后会公布,结合去年公布的招生计划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
七、复试录取分数
复试线是最直观的数据,复试线越高,考研难度越大。此外,复试线还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
八、推免人数
如果某个学校推免人数超过50%,那就意味着留给统考生的名额不多了,竞争也会异常激烈,考研难度将会剧增,如果确定报考,就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注意:查推免人数有这几个方法,第一是进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选择硕士目录一栏查询;第二是通过院校官网公布的推免生录取名单查询。
九、院校基本情况
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
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
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甚至1:2.复试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二是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
所以初试通过并不安全,复试不仅仅是看初试成绩,而是看考生综合能力。了解院校的复试比例非常重要,是等额复试还是差额复试决定着最终录取人数。
十、考研最终成绩计算方式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有的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有的学校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30%、甚至20%。
以上就是对“26考研选好专业和院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问题的解答,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考研知识及考研院校专业的选择问题,欢迎咨询启航考研辅导机构。
【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热门下载
资料下载
院校解析
真题解析
考研数学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