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基本胜利。能够取得这一胜利的原因在于
在中国民主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经验主要有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
从1953年开始,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中国之所以要着力进行和可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
1992年初,在关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发表了重要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有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诞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
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十分强调运动变化,以至他的哲学被称为“变的哲学”。在柏格森看来,“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事物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动作。”这句话
不少人体验过这样的小测试:面对同一张人物肖像,有人看到了满脸皱纹的老太太,有人看到的却是正值青春妙龄的年轻姑娘。关注角度、聚焦方位不同,看到的图像竟也存在天壤之别。对同一
某视频中,一只小猫头鹰被人用大手轻轻抚摸,它睁大了眼睛,显得傻气乖巧,网友都感到很“萌”。但科学研究表明,它的“萌态”是因恐惧而身体僵硬,动作迟缓。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