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西方的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其中的民生主义指的是“平均地权
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也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这些弱点和错误的根源在于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破除迷信”的口号,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指出:“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从而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给党和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危害。造成三次“左”倾错误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