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经济学每日一练2017.12.21
【每日一练】
作图分析“包络曲线”形成的过程,并解释该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不相切及相切的情况。
【解析】
(1)“包络曲线”形成的过程
在下图中,有三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和

,它们各自代表了三个不同的生产规模。在长期,厂商可以根据生产要求,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假定厂商生产

的产量,则厂商会选择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以

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而对于产量

而言,平均成本

是低于其他任何生产规模下的平均成本的。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

,则厂商会选择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相应的最小平均成本为

。假定厂商生产的产量为,则厂商会选择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相应的最小平均成本为

。
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如果厂商生产的产量为

,则厂商可选择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也可选择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因为,这两个生产规模都以相同的最低平均成本生产同一个产量。这时,厂商有可能选择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因为,该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厂商的投资可以少一些。厂商也有可能考虑到今后扩大产量的需要,而选择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厂商的这种考虑和选择,对于其他的类似的每两条

曲线的交点,如

的产量,也是同样适用的。
在长期生产中,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一产量水平上找到相应的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而在短期内,厂商做不到这一点。假定厂商现在有的生产规模由

曲线所代表,而它需要生产的产量为

,那么,厂商在短期内就只能以

曲线上的

的平均成本来生产,而不可能是

曲线上的更低的平均成本

。
由以上分析可见,沿着图中所有的

曲线的实线部分,厂商总是可以找到长期内生产某一产量的最低平均成本的。由于在长期内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是很多的,在理论分析中,可以假定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从而可以有无数条

曲线,于是,便得到下图中的长期平均成本

曲线。显然,长期平均成本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存在

曲线和一条

曲线的相切点,该

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

曲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在每一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的最小的平均成本。
(2)“包络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不相切及相切的情况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相切,这些切点连接起来便形成

曲线。但必须注意,

曲线与各条

曲线相切的切点,并不都在各

曲线的最低点。当

线处于下降的递减阶段,相切于各

线最低点的左边;当

线处于上升的递增阶段,相切于各

线最低点的右边;只有在

线处于最低点时才相切于

线(图中为

)的最低点。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

线所反映的经济规模效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有递减、不变、递增的变化结果。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更多干货请关注QQ群和微信平台,请加入启航经济学考研资料群享受客服答疑经济学考研资料QQ群:567856954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帖子来源于网络整理,不对事件的真实性负责,具体考研相关内容请以各院校的官网通知为准。
如果本站文章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400-108-7500)进行删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