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育学考研考查的知识较多,记忆难度较大,需要考生们日积月累以减少大脑的认知负担。下面启航考研为大家准备了2021教育学考研知识点之孟轲的教育思想,一起进入学习吧~
(1)思孟学派: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鲁国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徒,子思、孟子之学,后世称思孟学派,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嫡传,封建统治者尊他为“亚圣”。孟子根据子思的“中庸”和“诚”的思想,建立起儒家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2)“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孟子所说人性善,并不是说人 性中具有纯粹的完全的道德,只是说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发源于人先天就有的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性善论是孟子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论述教育问题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基本出发点。
从该哲学思想出发,加上他的“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孟子在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保民心”,此为“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保民心”最有效的措施。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人虽先天具有善心,但只是一种端倪,人的贤与不肖、智与愚之分,决定于对这种善的存而养之,扩而充之。教育的作用就是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在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都可以成为圣人。
(3)“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孟子根据他对教育作用的看法,确立教育的目的为“明人伦”。人伦的具体内容孟子认为是“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孔子已开其端,孟子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了。
(4)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
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提出“大丈夫”的人格理想,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修养。“万物皆备于我矣”,认为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是内在于每个人自身的,外在于人的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依此,对“大丈夫”的人格理想作了描绘:“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不向任何权贵低头,还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受信念指导的情感与以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培养,一股凛然正气。
孟子以为要实现这一人格理想,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于此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则:
1)持志养气:“志”指的是人的志向、信念与追求,“持志”就是坚持崇高的志向。“气”是指人有了志向与追求后所具有的精神状态。立志多属理智活动,养气主要是培养意念和情感。“气”与“志”密切联系,互为因果。在孟子看来,人只有做到明道不移,集义(行每一件当为之事)既久,浩然之气就会应然而生,所以孟子自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可见人的精神世界是“养”出来的。
2)反求诸己: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养,当自己的行动未得到他人的认可时,首先应当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认为道德修养贵在自觉,能自觉为善、自觉拒恶才算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理想效果。
3)动心忍性:孟子非常重视意志锻炼,认为认得道德和才智都是在艰苦条件下锻炼出来的,要经过多次严峻的考验,才能获得进步与提高,担负重任。他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存心养性:孟子认为要将善端发展为善性,必须控制人的耳目之欲,存心养性实际上强调的是运用理性的作用,控制自己的欲望,从而实现存养的目的:将善端发展为善性。
(5)“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孟子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依靠学生自求自得。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某些“规矩”, 但要熟练掌握技巧、灵活运用知识,主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他指出,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于是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据此主张学习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文献典籍和已有之见,不轻信,不盲从,经过自己的思考而有所弃取。所以,学习中特别重要的是有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化。
2021教育学考研重在积累、重在形成自身的知识框架。每天背诵一个知识点,能为考生们后期的复习备考减轻不少负担~若想了解更多2021考研资讯,欢迎继续关注启航考研官网!
【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热门下载
资料下载
院校解析
真题解析
考研数学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