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名称 | 2018大纲 | 章名称 | 2019大纲 | 变化对比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
(一)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
本章删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特理论体系部分,对原大纲中第二节毛泽东思想部分进行了细分 |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2.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
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
|||
4.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
本章基本没有变化 |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
|||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
(三)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1.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
本章没有变化 |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
2.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
|||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3.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
(四)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第一节,删除“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部分 |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
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
|||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
(五)邓小平理论 | 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
第五章及之后全部更换新的内容 |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
2.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
|||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
||||
(六)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 1.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
(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
|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坚持科学发展。 |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
|||
(七)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七)科学发展观 | 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
|
2.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
3.扩大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3.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
(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
|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
|||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
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构建全面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新时代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
|||
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
(九)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
(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奋力实现中国梦。 |
|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
2.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
|||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 1.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
(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
|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
||||
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
2.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
4.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
5. 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
||||
(十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切为了人民。 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
(十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
2. 全面深化改革 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
|||
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展现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
3.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
|||
4.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
4. 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
|||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十二)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1.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
|
2.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
||||
3.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2.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
|||
(十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
|||
2.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
(十四)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
|||
2.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
【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热门下载
资料下载
院校解析
真题解析
考研数学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