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经济学每日一练2018.11.8
简述库兹涅茨的倒U字假说。(武汉大学2000研)
答:倒U字假说,又称库兹涅茨曲线。库兹涅茨认为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如果用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某些指标(通常为人均产值),纵轴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则这一假说揭示的关系呈倒U字形,因而被命名为倒U字假说。
库兹涅兹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
倒U字假说背后的决定因素是人们普遍关心和探讨的问题。库兹涅兹认为使分配不公平的力量包括:(1)储蓄集中于高收入者手里;(2)增长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动同步,而工业中的收入不平等高于传统农业中的不平等;(3)工业化中的集中性趋势也会造成很大的不平等;(4)政府对工业的援助导致城乡的不平等。同样减少不公平的力量有:(1)国家通过立法等手段,如救济法、累进税、财产税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平等;(2)技术创新会导致产业或企业发展的兴衰变化,原有利益分配格局发生变化,会降低收入分配不平等;(3)人口变动,如人们会从低收入部门向高收入部门转移,导致收入差别减小,这种劳动力流动具有“搅拌”作用,缓解收入不公;(4)对发展中国家,很多人设想所谓的“滴漏效应”,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分配的利益会自上而下地产生滴漏,导致收入分配的差距收缩。
在库兹涅茨提出假说以后,很多经济学家沿着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长过程的说明,包括人口迁徙、产业结构转型、生产的社会关系、所有权、社会阶级、殖民地和政府作用等多个议题;(2)发达国家经验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因为库兹涅茨的假说是基于发达国家的经验,他本人认为:“今天欠发达国家的增长起点在很多方面都与现在的发达国家在进入现代经济增长前夕的境况有很大不同”(1973),就以资源和人口迁徙角度上看,发达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以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为其发展的动力,以世界范围内的地域为其人口迁徙的地方,如瑞典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是随着工业化过程转移到城市,而是绝大部分的人口迁徙到了美国,这些都是后发国家所不可能的;(3)不公平变动的政治后果。
更多干货请关注QQ群和微信平台,请加入启航经济学考研资料群享受客服答疑经济学考研资料QQ群:567856954
经济学考研官方微信号:启航考研经济学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帖子来源于网络整理,不对事件的真实性负责,具体考研相关内容请以各院校的官网通知为准。
如果本站文章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400-108-7500)进行删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