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纲是考研政治科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相对来说知识点非常多的一部分内容,启航考研小编根据历年真题情况,为大家整理了史纲各章节的高频考点,希望对考生们的复习有帮助。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2)资产阶级革命掘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①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
②邹容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写《革命军》,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③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2)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
(3)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4、关于革命和改良的辩论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和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双方论战涉及的核心问题有三个:(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
①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②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③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和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
②《临时约法》a.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规定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c.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d.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临时约法是革命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它不仅具有现实的进步意义,在中国宪政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③南京临时政府也有局限性
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外债有效;
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
1、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①根本原因: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过大;
②主观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考研政治包含五大部分,各部分需要记忆的高频考点众多,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重视政治科目,提高复习效果。
【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热门下载
资料下载
院校解析
真题解析
考研数学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