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扎实的采访奠定典型人物报道成功的基础
新闻界有“七分采,三分写”的说法。如果把典型人物的塑造比喻为盖大厦,首先就必须以丰富深入的采访为地基。真实的故事最精彩,百姓的故事最生动,记者只有俯下身子,才能在具体的采访中发掘动人的事迹以及人性中的那些崇高和纯粹。
《河南日报》2013年9月9日刊发的长篇通讯《一方金印在民心》,报道的是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40多年来扎根基层,不计名利、不怕艰苦,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事迹。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入吴金印工作过的地方,走访村民,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如果记者仅仅是拿到一些宣传资料而不深入实地,是很难发现这些好素材的。
多一分体验与感受,才会多一分真实与生动,才能引起关注与共鸣。《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荣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这篇长篇通讯介绍了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执著地走了20年的邮递员王顺有。在这个过程中,他有着什么样的感受?经历过什么样的困难?如果只是简单地采访,很难挖掘到王顺友最内心的东西。新华社记者张延平亲自陪王顺友走了一趟邮路,在陪伴的过程中,她深深地感受到了马班邮路的险峻,体会到了王顺友内心的孤寂与痛苦,同时也拥有了大量独家采访的素材。也正因此,张延平在塑造王顺友这个人物时笔下才能流淌动人的情感:“邮路上,有时几天都看不到一个人影,特别是到了晚上,大山里静得可怕,伸手不见五指,他能感觉到的只有风声、水声和不时的狼嚎声。家中操劳的妻子、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儿女……此刻就会像走马灯一样在他的脑子里转,泪水落下一行,又落下一行。于是他便喝酒,让自己的神经因麻木而昏睡过去,因为明天还要赶路。”正是大量这样真实细致的描写,将一位普通邮递员的人生描绘得淋漓尽致,也让受众对王顺友的情感甚至困惑感同身受,从而对他20年的邮路坚持更加敬佩。
2.把感情注入细节描写中让人物更典型
记者要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和生动的语言客观地表述新闻事实。《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说过,“获得细节,处理好细节,这是记者的思想水平、新闻敏感、采访经验、写作技巧等能力的综合反映。”
动人的细节来自采访中的认真观察与真实记录。马俊欣是平顶山市郏县检察院的检察官,他临近大学毕业时,一次意外造成颈椎骨折,从此左边身体瘫痪。在被分配到郏县人民检察院工作后,马俊欣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坚守本职岗位,忘我无私奉献,被媒体誉为中国当代的“保尔”。2012年,《检察日报》曾对马俊欣做了系列报道:马俊欣每天仅穿衣就要用时25分钟,却总是在7点就到了单位;他腿脚不方便,却硬是在同事搀扶下,一步一挪到案发现场查验证据;电工师傅说,多年来全院就马俊欣办公室的灯换得最勤……一桩桩、一件件,一个身有残疾却敬业刻苦的检察官形象跃然纸上。
细致的场景描写也会让受众身临其境。史来贺,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原党委书记。2013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史来贺的事迹和精神予以宣传,做好示范榜样作用。《河南日报》资深记者朱夏炎、王钢发表了2万余字的长篇通讯《中国村魂》,其中的场景描写让人过目难忘:“史来贺的骨灰,一部分撒向了刚刚抽穗的青青麦田,一部分埋入了刘庄的泥土。他去后第一个春节,许多人家的第一碗饺子,都端到了小柳树旁的墓地;一连3个春节,许多别墅都不贴红对联。每个忌日,每年清明,村民都用鲜花供品祭奠他,连附近卖烧饼的外村人也拜谒他。百姓们依旧一遍遍与他唠家常:老书记,你关心的俺家孩儿,他上大学了,来给你说说;老书记,俺家娶儿媳妇了,往后你甭操心了……”一连串的描写,烘托出了刘庄人对鞠躬尽瘁为刘庄的老书记史来贺的敬意,让人百感交集。
细节不但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更具有阐释新闻主题、开掘新闻深度的功能。李永强,平顶山市宝丰人,生前系南海舰队某部气象工程师,2014年2月23日在执行任务时为营救落水战友牺牲,后被南海舰队政治部评定为烈士,追记一等功。李永强去世后,记者赴部队进行采访。发现了众多闪光点:当年,李永强的儿子正准备高考;他本人又刚刚下礁,按照惯例要休息两到三个月才再上礁;当时李永强的父亲还重病住院。这些细节凸显了李永强对南沙气象事业兢兢业业的形象。南沙岛礁环境恶劣,李永强入伍27年,先后27次赴此守礁,其中有9次是春节期间,累计86个月。李永强曾在日记中写道:“哪怕有一天我倒下,也要倒在南沙这片热土上!”在记者制作的专题《南沙忠魂》中,这样的细节一个又一个,就像一串串动人音符,谱写了像李永强一样的众多南沙官兵“礁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奉献精神。
文章是有情的,感人的故事会打动受众。马俊欣在刚受伤时非常失落,觉得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兜兜转转一大圈,最终回到了原点。那段日子,马俊欣也曾消极低沉,也曾埋怨命运不公,也曾想过逃避现实;南沙通信不便时,李永强一次守礁写几十封信,编上号码带回来,一封封读给妻子听。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有困惑,有柔情,却在平凡的工作中和突如其来的情况下做出了让人敬佩的选择。
3.善于运用语言、评论等辅助手法
典型人物报道不能概念化、偶像化、脸谱化、共性化、平面化、绝对化、模式化,要让典型人物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展示,必须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说人物自己的话。基层有最生动的语言,准确、有生活气、有人间味。在对马俊欣的报道中,生动的人物语言并不少见。“赵本山为啥叫我马老师?走法就是跟咱学的。”“见了我,你就知道啥叫一把手负责制;要是奥运会有单手打字比赛,咱的一指禅准拿冠军……”这样的“马氏幽默”更加让人感受到马俊欣的乐观向上。这些不包装、不拔高的文字,才真正具有击中软肋、震撼人心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典型报道时,很多时候也需要配发评论。这些评论应既体现权威性,又起到引导作用,尽可能做到庄重而不呆板、深刻而不深奥、易懂而不浅陋、犀利而不尖刻、平和而不平淡。
4.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进行典型人物报道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可以让典型人物的传播效果得以聚合。借助新媒体进行典型报道可以形成合力,声势更大,也可以进一步拓宽典型人物宣传的渗透面,增强典型宣传的影响力。
豫剧名家王宽、王淑荣夫妇靠王宽到茶座卖唱挣钱养大了6名孤儿,在中原大地被传为佳话。2015年9月30日,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及市属各媒体推出重磅报道《在郑州,有一种爱叫“王宽家”》。文章发表后,郑州电台微信公众号予以转发。同时,在郑州电台的提议下,南阳电台、商丘电台等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均对“王宽家”的事迹予以报道,进一步优化了传播效果。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其实就是要真实记录、真情撰写、真挚讲述、真诚传播,讲有味道的故事,做有温度的报道。典型人物报道具有高度的榜样示范作用。在今后的新闻宣传工作中,我们要不断贴近百姓生活、创新报道手法,把价值认同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更多的典型人物塑造起到引领作用,来促进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
【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热门下载
资料下载
院校解析
真题解析
考研数学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