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是法律硕士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之一,古代法律制度无疑是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程的考试重点。而在古代部分中,不同的朝代又有各自的重点问题,启航考研为大家梳理了法制史的考点,一起来学习吧。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法典
1、《魏律》《曹魏律》《新律》 18
删繁就简 ‚将《具法》改为《刑名》至于律首 ƒ“八议”入律 提出了新五刑。
2、《晋律》,《泰始律》、《张杜律》 20 完成了封建法律的儒家化
《刑名》中分出《法例》 ‚精简律令,律文和字数较汉大为精简
ƒ首次将律和令明确分开,解决了汉以来律令混杂的局面
④增加律注,与法典合为一体 ⑤“服制”入律 ⑥张斐、杜预为律作注与律具有同等效力
3、《北魏律》 20
孝文帝年间,律学博士常景撰成 集当时律典之大成,为隋唐律典之渊源。
4、《北齐律》 ♦12 武成帝河清年间
①首创《名例律》②确立“重罪十条”③确立“死、流、徒、杖、鞭”五刑
评价:
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著称,在中国封建法典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隋唐时期的法典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法律形式的变化
律、令、科、比、格、式、相互为用的格局。
1)律 基本法律
2)科起着补充与变通律、令的作用。
3)格与令相同,也起着补充律的作用。北魏有〈别条权格〉,始以“格”代“科”
东魏有〈麟趾格〉,成为独立法典。
4)比是比附或类推。
5)式是公文式,西魏有〈大统式〉,成为中国历史最早出现的一种法律形式。
(二)刑事立法
1、八议:
源于西周的“八辟之议”,曹魏时期正式入律。位高权重的八种人犯罪后,普通司法机构无权审理,需在大臣“议其所犯”后,由皇帝决定。
“议亲”——皇亲国戚 “议故”——皇帝故旧 “议贤”——有大德行与影响的人 “议能”——有大才能 “议功”——有大功勋 “议贵”——贵族官僚
“议勤”——为国勤劳服务的人 “议宾”——前朝皇室宗亲。
2、官当:
正式规定于〈北魏律〉与〈陈律〉中,是指官贵可以官爵折抵徒罪的一种特权制度。
3、准五服以制罪:
〈晋律〉首先规定准五服以制罪。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在刑法适用上,凡制服愈近,以尊犯卑,处罚越轻,而以卑犯尊,处罚越重。制服愈远,正好相反。
4、重罪十条
确立于《北齐律》 犯此十罪,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将儒家纲常礼教引入刑律
反逆、大逆、 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 (十恶去“降”加“不睦”)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义、内乱、不睦 (十恶)
5.封建五刑初步形成
曹魏恢复五刑之名➜晋代以死、徒、笞、罚金、赎刑为五刑➜北魏♦始定制死、流、徒、鞭、杖五刑➜北周由轻到重 重排杖、鞭、徒、流、死。首创将流刑分为五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刑罚制度日趋规范和文明:限制族刑、减少肉刑,最终废除宫刑(北齐)
酷刑减少,定流刑为减死之刑。新的五刑体系初步形成。
规定绞、斩死刑;规定流刑;规定鞭刑、杖刑,形成了死、流、徒、杖、鞭新“五刑”。
(三)司法制度
1、中央司法机关的变化
魏晋仍为廷尉,。曹魏在廷尉之下设——律博士 传授法律、培养司法官
北齐改为大理寺。北周复古将廷尉改为大司寇。
2、登闻鼓直诉制度
西晋已经在朝堂外设立“登闻鼓”,直诉于中央甚至皇帝,后经改革一直沿用至清朝
3、死刑复奏制度
死刑需皇帝批准方准执行,一方面标榜慎刑,也使皇帝更牢固的掌握最高审判权。
4、刑讯制度
南朝设立“测囚之法”;南陈设立“测定之法”。北魏以重枷、大杖逼供
【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热门下载
资料下载
院校解析
真题解析
考研数学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