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公布,考研招生简章是考生了解该学校和进行报考的重要依据。希望以下内容能帮到大家。
北京语言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语言大学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唯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国际型大学, 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建校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中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汉学与中国学、语言科学、外国语言文学为优势,以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11 个学科协调发展的世界知名大学。2024 年 6 月和 7 月,教育部怀进鹏部长两次到北京语言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指导工作,他勉励学校要持续打造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高地。
北京语言大学诞生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艰难开创时期,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创建的,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学校的前身有两个, 一是对出国留学人员的外语预备教育,它的前身可追溯到 1938 年陕北延安的俄文讲习班和于 1952 年北京俄文专修学校成立的“留苏预备部”,二是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预备教育,可追溯到 1950 年清华大学举办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962 年 6 月,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指导下,
“外国留学生办公室”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合并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直属教育部领导。1964 年学校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 成为我国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出国留学生学习外语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出国前接受教育培训的唯一基地。1996 年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 年定名为“北京语言大学”。学校汇聚了一大批造诣精深、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张清常、王还、盛成、钟梫、傅惟慈、袁树仁、吕必松、方立等名师大家都曾在这里躬耕杏坛、弘文励教。今天,许多学植深厚、德才兼备的学者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成为各学科的领军人物和学术骨干。韩经太、冯胜利、王一川、阎纯德、梁晓声、华学诚、张西平、陆丙甫、吴福祥、李宇明、崔希亮、段鹏、罗林、曹志耘、宁一中、方铭、张博、郭鹏、陈戎女、赵日新、王建勤、刘贵龙、施春宏、徐宝锋等著名专家学者在不同领域均取得了卓越成就,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学校拥有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分工最专、实力最强的国际中文教师队伍。作为最早培养出国汉语师资的高校,每年都有大批教师赴海外任教,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现任教师中有 50 余人次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人才项目。学校拥有 2 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 3 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团队和区域国别研究协同创新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作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开创者、奠基者和引领者,诞生
了中国第一个面向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本科专业,第一批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的对外汉语专业,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博士点,第一个专门培养国际中文教育师资的教师教育学院。近年来,学校着力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构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语言科学、汉学与中国学、国际中文教育为主体的“三强三新”学科建设体系,持续引领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学校综合实力呈快速发展趋势。
目前学科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医学 11 个学科门类,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艺术学 4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 个博士后流动站,12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另有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 1 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 10 个, 中国语言文学与区域国别学 2 个学科入选“北京市一流学科”。
北京语言大学是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才的排头兵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行言语、敦睦天下” 的校训和“爱国担当、诚朴厚德、求真创新、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和各类优秀人才。迄今为止,为世界上 189 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 30 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成为文明互鉴的纽带和桥梁,也为我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很多人已经成为学界、政界、文化交流界的知名人士。
北京语言大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学术重镇。学校积极开展中外语言和文化的学术研究,大力推进学科交叉研究,在区域国别学、语言智能、语言认知与脑科学、国际汉学等领域产出一大批高水平的前沿科研成果和高质量的政策咨询报告。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承担“中外汉学家翻译家人才数据库暨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配合中宣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的“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推动中华文化的译介与传播。发挥语言学的学科和专业优势,构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方言资源传承保护、国家语言服务和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弘扬相互支撑的语言服务体系。学校拥有 34 个省部级以上研究中心(基地)包括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区域国
别协同创新中心和国际传播重点基地,同时建有教育部联合研究院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全球教师发展学院梧桐学院是国家委托北京语言大
学进行全球教师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科学研究平台;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院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世界汉学与中国学话语能力引智基地、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是人社部支持的“111 计划”引智平台;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是国家语委实施语言资源保护国家工程的专业机构;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高校中仅有的两个文科类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由北京市教委支持建设;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和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编辑出版中英文核心学术刊物 8 种,《中国语言学报》(英文)收
录至 SSCI,《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中国文化研究》《汉学研究》《文献语言学》《国别和区域研究》《国际汉语教学研究》7 种期刊收录至 CSSCI。其中《语言教学与研究》和《世界汉语教学》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我国中外语言教育和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2023 年 8 月以来,格鲁吉亚总理、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议长、萨摩亚议长、哈萨
克斯坦总统、莱索托亲王、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厄瓜多尔共和国总统、法国外长、泰王国枢密院大臣等国际政要以及俄罗斯、日本、法国等 20 余
个国家的大使先后分别到访,增强了学校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助力国家开展“二轨外交”。2024 年 7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共同见证了我校哈萨克斯坦分校揭牌仪式。学校是国内高校中最早在国外设立分校的大学,目前设有泰国曼谷学院、日本东京分校、哈萨克斯坦分校、沙特诺拉公主大学教学中心。学校与世界 81 个国家和地区的 527 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富有成效的对外开放办学格局。每年接收 140 多个国家(地区)11000 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近百名外籍教师在校任教,接待外宾 1500 余人次,五洲学子同堂砥砺,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打造了“世界文化节”等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校园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国际化校园环境。学校每年派出近 200
余名教师出国任教,1000 余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学校是最早建设孔子学院的高校之一,也是累计建有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最多的高校(29 所), 办学成效突出,多次荣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积极服务中外人文交流,学校是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人文交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三次承办世界汉学家大会,建有 37 个世界汉学家理事会,21 个汉学中心海外分中心。获批成为“中阿高校 10+10 合作计划”中“青年成才”领域牵头单位。建有秘鲁中国研究院和尼泊尔中国研究院。
一、招生计划
我校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拟招生规模为 1049 人(含推免以及各类专项计划),实际招生人数按国家当年下达具体招生计划为准。
各专业拟招统考生人数请见《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所列拟招统考生人数仅供报名时参考,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最终下达的招生计划、综合考虑生源情况和学校学科发展需求等进行调整。
2026 年我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类别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专项硕士研究生,学术硕士不招收骨干计划考生,相关政策及招生名额等信息以教育部当年度发布的相关文件为准。2026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含“克拉玛依专项”,相关招生信息可咨询:0990-6633038。
在职定向研究生不安排住宿。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我校仅负责培养工作。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 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
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并须满足以下要求:a.在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辅修过所报考专业本科的 10 门以上主干课程(需加盖辅修学校教务处公章);b.在CSSCI 来源期刊或北大核心期刊上已发表过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 2 位),本年度网上确认最后日期之前出具已发表论文的学术期刊原件或编辑部的“论文录用/发表通知”原件;c.参加复试时需要加试两门专业课。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及第二学士学位在读学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院校的退学手续。
5.推荐免试硕士生招录详见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相关通知。
三、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具体相关信息请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及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特别提示: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在职考生和未工作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四、考试
1.初试日期:按国家统一规定。
2.初试地点:见准考证。
3.复试时间、地点、科目:另行通知。
五、录取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招生政策规定,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规模、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考试综合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骨干计划录取按照当年国家招生政策执行,具体详见复试前公布的复试录取办法。
六、学习方式与学制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全部为全日制、基本学制为三年。
国际中文教育、音乐专业基本学制三年,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两年,学习方式详见《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七、学费和奖助体系
1.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为每生每年 8000 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除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详见北京语言大学财务处官网。
2.学校建立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助学金等多种形式的奖助体系,以支持研究生完成学业。具体奖助政策可查询研究生院网站及“语研事务”公众号公布的相关内容。
奖助政策如遇国家法律政策或学校统一调整,学校将及时公布。奖助政策均以学校最新公布的信息为执行依据。
八、其他
1.本简章内容如与教育主管部门下达文件不符的,以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文件为准。未尽之处以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为准。
2.如教育主管部门调整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有关政策,或出台新政策,我校将根据政策要求对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相关
内容进行修订并予以说明,请广大考生关注。
3.培养期间参加孔子学院外派志愿者项目及类似项目的研究生需在赴任前按照所学专业培养要求修满学分,无特殊情况不得申请延期毕业或休学。
4.各学院及部门联系方式见链接:https://yjsy.blcu.edu.cn/info/1062/4581.htm
研招办联系方式:
电话:010-82303470 网址:http://yjsy.blcu.edu.cn/ 公众号:北语研招
上述就是北京语言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全部内容,了解自己所要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是每个考生都需要做的事情。考生还想了解更多考研内容可以咨询客服。
【27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7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7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热门下载
资料下载
院校解析
真题解析
考研数学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