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长江大学2025研究生考试大纲:631基础医学综合,考研大纲为各科目提供了详细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下面的内容供各位同学们参考。
长江大学2025研究生考试大纲:631基础医学综合
Ⅰ.考试性质
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基础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 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基础医学专 业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 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基础医学综合考试范围为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的基本理论 和专业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知识 和素质,达到研究生入学水平。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生理学约 2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约 25% 、免疫学约 25% 、病理学约 25%。
四、试卷题型结构
A 型题 第 1~9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80 分;
B 型题 第 91~ 15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0 分;
论述题 第 151~ 17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Ⅳ.考查内容
一 、生 理 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 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由 G 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
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 和 Rh 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 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颈动脉突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 管活性物质。
10.局部血液调节(自身调节)。
11.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12.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
1.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肺牵张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 调节。
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 5.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
6.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 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食物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 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2.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 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Na+、C1-、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 H+、 NH3/NH4+ 、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
4.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5.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 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
6. 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 7.排尿反射。
(九)感觉器官
1.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和传入通路的一般生理特征。
2.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 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 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
3.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
(十)神经系统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 营
养性作用。
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3.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 位的产生。
4.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5.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受体的概念、分 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
6.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 中枢易化。
7.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 大脑皮质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 内脏痛和牵涉痛。
8.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 (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大脑皮 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9.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0.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情绪生理反应。
11. 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
12.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大脑皮质功能的一 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
(十一) 内分泌
1.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 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
2.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 泌调节。
3.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
4.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5.调节钙和磷代谢的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 1 ,25-二羟维生素 D3 的生理作 用及它们的分泌或生成调节。
6.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7.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二)生殖
1.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
2.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 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 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1.组成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沉淀、变性、凝固及呈色反应等)。 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8.核酸分子的组成,5 种主要嘌呤、嘧啶碱的化学结构,核苷酸。
9.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0.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及应用。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酶和辅基,参与组成辅酶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 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13.酶的调节。
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1.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
2.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 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
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5.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
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 7.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8.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9.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1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意义。 11.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2.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调控。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酯的生成。
13.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用及代谢。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 14.生物氧化的特点。
15. 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 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
16.胞浆中 NADH 的氧化。
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 18.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 20.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1.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
22.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
23.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功能。 24. 甲硫氨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
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嘌呤、嘧啶核苷酸 的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
26.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 27.代谢调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水平调节)。
(三)基因信息的传递
1.DNA 的半保留复制及复制的酶。 2.DNA 复制的基本过程。
3.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逆转录的意义。 4.DNA 的损伤(突变)及修复。
5.RNA 的生物合成(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 6.RNA 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7.核酶的概念和意义。
8.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
9.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
10.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11.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原理。
12.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13.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14.基因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
(四)生化专题
1.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体。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2.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及功能。
3.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4.血红素的合成。
5.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主要作用。
6.胆汁酸盐的合成原料和代谢产物。
7.胆色素的代谢,黄疸产生的生化基础。 8.生物转化的类型和意义。
9.维生素的分类、作用和意义。
10.原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及活化的机制。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
11.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和应用。
12.基因诊断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应用。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程序。
三、免疫学
(一)绪论
1.免疫学发展简史。
2.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及其组成,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克 隆选择学说。
3.免疫病理与临床免疫。 4.免疫学技术及其应用。
(二)免疫器官
1. 中枢与外周免疫器官的种类、组成和主要免疫功能。 2.淋巴细胞再循环的免疫学意义。
(三)抗原
1.抗原的概念(广义、狭义)及其基本特性、半抗原、免疫原和抗原决定簇的定义、TD-Ag 和TI-Ag 的概念。
2.表位概念与种类,及其与TD 抗原的关系。
3.决定抗原免疫原性和特异性的因素:抗原分子的理化特性、宿主方面的因素、进入机 体的途径。
4.交叉反应及其生物学意义。
5.各种类抗原和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及其医学意义。 6.常用的有丝分裂原、弗氏佐剂作用机制。
(四)免疫球蛋白
1.掌握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类型、结构。 2.掌握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
3.掌握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4. 了解人工制备抗体。
(五)补体系统
1.补体的发现及命名、组成、产生部位,补体成分、片段、转化酶等的正确书写形式。
2.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点,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 3.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
4.补体受体种类及其配体和表达的细胞。
(六)细胞因子
1.细胞因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特点。 2.掌握细胞因子主要的生物学活性。
(七)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1. 白细胞分化抗原、CD 抗原、细胞粘附分子的概念。 2.与免疫细胞识别、活化和效应相关的CD 分子。
3.细胞粘附分子的分类、特性和功能。
(八)主要组织相容性基因复合体与其编码的分子
1.HLA 和H-2 基因复合体的基本结构,MHC 多态性概念。
2.MHC I 类和II 类分子的结构、组织细胞分布和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特点。 3.蛋白质抗原处理和提呈的基本途径。
4.MHC 遗传学特征。
(九)免疫细胞
1.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途径。
2.参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主要细胞的种类及主要免疫学特征。 (十)免疫应答
1. 固有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吞噬细胞识别微生物的机制。
3.NK 细胞活化和抑制受体的作用机制。
4.炎症细胞渗出过程。
5.天然免疫应答的调节。
6. B细胞对TD 、TI-1 及TI-2 抗原免疫应答的异同点。 7.Th 细胞在B 细胞的免疫应答中的辅助作用。
8.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及其在预防、诊断中的意义。 9.粘膜免疫应答的特点。
10.B 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过程。 11.T 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
12.T 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 13.效应T 细胞的主要功能。
14.T 细胞活化信号的主要转导过程。 (十一)粘膜免疫
1.粘膜免疫的概念。
2.粘膜免疫的组成与功能。 (十二)免疫耐受
1.免疫耐受的基本概念。
2.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
3.建立和打破免疫耐受的一些方法。 4.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十三)免疫调节
1.Th1/Th2 亚群的分化调节和细胞因子的关系。 2.机体从哪些方面对免疫应答进行调节。
3.激活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的调节作用。
4.独特型网络和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调节中的作用。 (十四)抗感染免疫
1.抗病原微生物的天然(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的机制。
2.病原体逃逸免疫监视的机制。
(十五)超敏反应
1.I 、II 、III 、IV 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
2.超敏反应引起的一些主要疾病的发病机制。
3.I 型超敏反应引起的疾病的免疫学诊断及预防、治疗措施。
(十六)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
1.掌握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基本概念。
2.掌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相关因素、基本特征及分类。
(十七)免疫缺陷性疾病
1.掌握免疫缺陷病的类型及其共同特点。
2. 了解联合免疫缺陷的可能机制。
3. 了解AIDS 发病机制与免疫学异常表现。 (十八)肿瘤免疫
1.掌握肿瘤抗原的概念、分类方法及各类肿瘤抗原的主要特点。
2.掌握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
(十九)移植免疫
1.器官移植的类型和基本概念。
2. 同种异型的直接识别与间接识别的区别。
3.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效应机制。
4.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则。
(二十)免疫学检测技术
1.体外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影响因素。
2.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检测方法。
3.T 、B 细胞数量与功能检测的主要方法。
4.免疫分子的检测方法。
(二十一)免疫学防治
1.免疫学治疗的概念、分类及应用。
2.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特点及应用范围;常见的生物制品种类及特点。
3.新型疫苗的研制和发展。
四、病理学
(一)细胞与组织的损伤
1.细胞损伤和死亡的原因、发病机制。
2.变性的概念、常见的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
3.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
4.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二)修复、代偿与适应
1.肥大、增生、萎缩和化生的概念及分类。
2.再生的概念、类型和调控,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
3. 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
4.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三)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1.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
2. 出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后果。
3.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以及血栓的形态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4.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5.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四)炎症
1.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包括炎性介质的来源及其作用,炎细胞 的种类和功能)。
2.炎症的临床表现、全身反应,炎症经过和炎症的结局。
3.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炎性肉芽肿、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五)肿瘤
1.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分化和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转移的概念、途径及对机体的影
响。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2.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3.肿瘤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分级、分期。
4.常见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异型增生、原位癌、上皮内瘤变及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上皮内瘤变的形态特点。常见肿瘤的特点。
(六)免疫病理
1.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发病机制及结局。
2.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发病机制、分型及病理变化(心、肺、肝、肾和骨髓移植)。
3.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
4. 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5.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6.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7.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七)心血管系统疾病
1.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
2.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和结局。
3.心瓣膜病的类型、病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4.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分期及其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
5.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各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 脏器的病理改变和后果。
6.心肌病的概念,各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
7.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八)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2.肺气肿的概念、分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4.各种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5.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6.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特点。
7.支气管扩张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并发症。
8.硅沉着病的病因、常见类型、各期病变特点及并发症。
9.肺泡性损伤及肺间质性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10.鼻咽癌和肺癌的病因和常见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及它们的特点、转移途径及合 并症。
(九)消化系统疾病
1.慢性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2.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其并发症。
3. 阑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4.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
5.肝硬化的类型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6.早期食管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的形态特点、临床表现及扩 散途径。
7.早期胃癌的概念及各型的形态特点,中晚期胃癌的肉眼类型和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 及扩散途径。
8.大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癌前病变、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分期与预后的关系, 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9.原发性肝癌的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及扩散途径。
10.胰腺炎症及肿瘤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十)造血系统疾病
1.霍奇金病的病理特点、组织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病理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3. 白血病的病因分类及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十一)泌尿系统疾病
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2.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膜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病、局灶型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 球肾炎、系膜增生新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IgA 肾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5. 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6. 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
(十二)生殖系统疾病
1.子宫颈癌的病因、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肿瘤)、病理变化、扩散途径和临床分期。
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3.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4.子宫体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5.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变化、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6.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7.卵巢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变化,性索间质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的常见类 型及其病理变化。
8.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9.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10.乳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扩散途径。
(十三)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1.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 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和结局。
3.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理特点。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6.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7.伤寒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各器官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和结 局。
8.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染途径,急性、中毒性及慢性痢疾的病理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的 联系。
9.阿米巴病的病因、传染途径,肠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及肠外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 10.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11.梅毒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分期。
12.艾滋病的概念、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分期。 (十四)其他
1. 甲亢、 甲减、 甲状腺炎症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2. 甲状腺肿瘤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 3.糖尿病及胰岛细胞瘤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具体信息请考生关注院校官网等发布的官方消息。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长江大学2025研究生考试大纲:631基础医学综合就到这里啦,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大纲提供的信息,理解并掌握其中的每项要求,确保自己的备考方向正确且高效。考生如果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考研信息,可以咨询客服。
推荐阅读:
【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热门下载
资料下载
院校解析
真题解析
考研数学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