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硕考研成为越来越多艺术类、建筑类、理工交叉类学生的选择。
无论你是来自设计专业本身,还是想通过考研进入这个领域,择校始终是一个既关键又容易踩坑的问题。
有的人冲着“985”“双一流”盲目报考,最后连初试都没过;
有的人明明作品集优秀,却调剂无门;
还有人找不到匹配自己研究方向的导师,一腔热血被耗尽。
今天将将从四个维度解答“设计学硕考研择校”问题,帮你避开思维误区,找到真正适合你的考研目标学校。
如果你对于设计学硕考研择校存在疑惑或者拿不准主意,点击定制个性化考研择校分析方案。
一、设计学硕士到底学什么?
在教育部的学科分类中,“设计学”属于艺术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代码为1305,学术型硕士。其下细分的方向主要有:
专业方向 | 典型内容 |
---|---|
视觉传达设计 | 平面、UI、品牌、交互等 |
环境艺术设计 | 室内、建筑景观、城市空间等 |
工业设计 | 产品造型、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等 |
动画与数字媒体 | 三维建模、动画制作、数字叙事等 |
服装与纺织品设计 | 时尚、工艺、材料、可持续设计等 |
公共艺术 | 装置、雕塑、空间介入等 |
注意:设计学硕士是学术型硕士(学硕),与专业硕士(如艺术设计专硕0451)不同,研究性更强,论文要求高,偏理论、偏研究导向,而非纯粹实践和作品集。
二、如何定位自己适合的设计学硕方向?
在择校之前,首先你要搞明白:你更擅长哪类设计?你更希望未来走哪条路?
下面是一些典型画像,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A类:研究型+理论型
擅长论文写作,对设计理论有浓厚兴趣
希望将来走学术、博士、留校方向
目标:985设计学术研究强校(如清华美院、同济、江南)
B类:实践型+应用型
擅长动手、软件、项目执行
作品集出众,理论稍弱
目标:双非中实力强、导师活跃的应用型高校(如鲁美、川美、东华)
C类:跨考+设计基础较弱
本科非艺术设计类,兴趣驱动选择考研
想通过考研“转身”,不一定走学术
目标:录取门槛适中、支持跨考的学校(如湖南大学、天津工业、广西艺术学院)
三、设计学硕考研择校时,这四个维度很关键
在明确自身定位后,以下四个指标是你择校的重要参考:
1、学校综合实力不等于设计学科实力
很多人以为“只要是985.设计就一定好”,这其实是个误区。
在设计学领域,有些非985的专业院校实力远胜综合名校,例如:
非985设计强校 | 优势方向 |
---|---|
江南大学 | 工业设计、用户体验设计 |
湖南大学 | 工业+交互方向、理工交叉背景强 |
东华大学 | 服装设计、纺织材料方向国内顶级 |
鲁迅美术学院 | 平面、视觉、综合媒体方向活跃 |
四川美术学院 | 公共艺术、雕塑、空间介入类突出 |
广州美术学院 | 展陈、视觉、民艺方向丰富 |
这些院校的设计学术论文产出、导师资源、科研项目,往往要比部分985更优。
2、方向匹配度,是成功上岸的关键
比如你擅长平面视觉,那就要重点关注视觉传达强校(如广美、鲁美、江南);
如果你更关注未来工业方向的研究,就不要选一个偏动画或服装的学校;
一定要研究导师方向、近年论文、研究所设置、已毕业生题目。
3、是否支持跨考?报录比如何?
部分学校设计学硕录取时对本科背景有限制,尤其美院类研究院对作品集要求极高,非艺术生慎选。
例如:
学校 | 跨考难度 | 作品集要求 |
---|---|---|
清华美院 | 极高 | 必须,有面试 |
中央美术学院 | 极高 | 必须 |
江南大学 | 中 | 鼓励跨考 |
湖南大学 | 中 | 审核重作品 |
广西艺术学院 | 较低 | 宽松 |
4、地域资源与就业导向
设计学是高度依赖地域与行业资源的学科。你在学校所在地的行业氛围,未来是否容易实习/就业,至关重要。
比如:
北京:艺术高校扎堆,设计展会多,适合做学术/公共艺术/数字媒体;
杭州/广州/深圳:互联网、视觉、交互一线;
上海:服装、纺织、平面设计机会丰富;
重庆/成都:艺术氛围浓厚,空间类方向活跃;
四、推荐院校梯队分类参考(按设计学硕方向)
第一梯队:设计理论+综合能力双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顶流,偏研究理论+高门槛
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设计跨界融合,研究型导向
江南大学:产品、交互、用户体验研究领先
第二梯队:方向鲜明+就业导向好
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为主,跨工学较友好
东华大学:服装设计全国第一梯队
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动画研究强
广州美术学院:展陈、品牌、装置方向活跃
第三梯队:调剂友好+可冲可保
天津工业大学:实践性强,工业设计有代表性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平面方向偏应用
广西艺术学院:适合非艺术类本科生跨考
五、一些择校中常见的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只看学校名气,忽略专业强弱
设计学是“典型的强专业不一定强学校”学科。
误区二:以为学硕不需要作品集
学硕很多院校一样看作品集,尤其是美院类研究所。
误区三:不研究导师,裸考硬冲
设计类考研导师影响巨大,尽量联系意向导师,提前沟通研究方向。
误区四:不考虑地域就业,只图上岸
未来想去哪发展,最好就选那个城市的强校,资源最直接。
总结
选择设计学硕这条路,本质上是你希望自己在未来拥有更强的表达能力、更深的研究能力、更有创造力的设计语言。
真正适合你的学校,应该是那个:你愿意在这里埋头三年,跟着导师琢磨创作、做设计、熬论文的地方。
以上就是“考研选设计学硕士院校,如何根据方向和实力精准择校”问题的解答,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设计学硕考研择校问题及定制个性化考研择校分析方案,欢迎咨询启航考研辅导机构。
【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热门下载
资料下载
院校解析
真题解析
考研数学
考研英语
考研政治
考研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