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择校:考研择校一定要选985吗_院校考研经验_院校考研经验考研网 - 启航考研院校库

公司logo
首页

考研择校:考研择校一定要选985吗

考研择校 985

2020-07-31

2166

同学们在选择考研院校时,会将目标学校的排名、名气、某一方面的实习等原因作为参考依据,而且很多同学都有一个名校梦,甚至为了名校全然不顾专业、自身能力。那么考研一定要考985吗?

一、为什么都想考名校

首先,名校自身的软硬件条件都很优秀,师资队伍、科研条件、就业前景等因素都吸引着大批学生报考。其次,高校研究生扩招导致普通研究生毕业就业竞争力降低。

1. 学术资源和人脉资源

不少人认为,如果在名校读研期间,能师从一位学术界的“大牛”导师,那么今后的学术研究,甚至毕业后的工作都可能会一帆风顺。即使是自己找工作,也可以选择较高的发展平台,如有些名企招聘人才时会明确提出只招985和211院校毕业生,那么我们就可以轻松越过这一关卡。

2. 教育资源

无论在软件方面还是硬件方面,名校的资源都是一些普通高校无法企及的。比如清华、北大、人大每隔两三天就会举办一场学术讲座,最多的时候会出现一天多场讲座的情况。除此之外,名校还会提供给学生更多学术交流、科研实践的机会,相对而言普通院校这种机会较少。

二、学长学姐的看法

@哈士奇

考研,是第二次高考。我从高中起就想去人大读书,高考没有发挥好,只能读个省内普通二本,大学四年我都很努力的学习,为的就是能考上人大的研究生。

@AE86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特别想跟后面的学弟学妹们说一下,名校真的不是谁都能考的。

没错,我承认我也有考名校的执念,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名校也不是谁都能上的,特别是顶尖名校(清北复交浙)我经历过三次考研,两战复旦,一战中科院。当然我是金融专业,复旦的实力是要比中科院强两个档次的。

为什么名校不是谁都能考的?难度太大了。这不是努力就能够弥补的,也是我第三次选择中科院的原因。如果你自认为是大牛,并且你的同学也认为你是大牛,那可以考顶尖名校,一般人就算了,只能是炮灰,稍微降一两个档次。

@尛苯豬

毕业的时候,投了两个月简历最终决定考一个名校研究生。这个社会太现实了,特别是大厂,如果有985、211的学生来应聘,就绝对不会要我这种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甚至简历都不看。考研真的是很无奈的选择,不知道今年能上岸不。

@你怕不是傻子吧

周围同学都考研,而且都选很好的学校,最差也是211。我如果只考个普通院校就会显得逊色很多,感觉很没面子,低人一等,都不好意思和他们一起复习,有压力。结果考完能进复试的没几个人,想考研还是好好自己定一下目标吧,这不是攀比的东西。

@我要匿名

感觉考研没必要非要考名校,举个栗子,我亲姐,本科普通二本,硕士一本院校,博士是北大。当然她的硕导是个大牛而且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不比名校差。

@叫爸爸

我是工科跨考的金融,战了三年。今年基本上岸了。

前两年报的北大经院,第一年差了50分,第二年在北京报的辅导班,班里都是考北大清华的,几乎都是高考650以上的狼人。最后能考上的基本不到五分之一。

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如果你考这种学校还是跨考,高考没过600还是算了。不要太高估自己的实力,也别低估名校的难度。所以今年我考的西南财经。这就是对自己的实力有了充分的认识。

那么该不该选择985高校的研究生呢?同学们必须认清这几点。

1.名校同样存在就业竞争压力

就业,应该是学生最为关注的,而名校的就业率并非100%。知名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虽然设置了985和211院校的招聘关卡,但他们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名牌院校毕业的学生都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自身的能力也很重要。

2.名校也有弱势学科

并不是名牌大学的所有专业都是最好的。在一些综合性的知名大学中,有些非传统、非强势的专业是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增设的。

这些新增设的专业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不一定强过普通院校,不少普通院校的某些专业是优势学科,在该学科领域中占有很高位置。

3. 名校并非所有人都适合

在选择专业和院校之前,考生一定要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客观地分析,理性评判自己的学习能力,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切忌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也不要因为贪图名校带来的“荣耀”而盲目“追热”。认识名校,客观评价自己,同学们会发现提升自身内在的含金量,远远高于名校赋予的光环!

四、择校前先想一下这些问题

1. 认识自己

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先清楚自己的实力,并思考在此基础上,加之半年的复习,大概能达到什么分数水平,有望考到哪些学校?学校和专业就在那里,而适不适合你,才是最关键的思考点。

2. 衡量自身情况与院校

有哪些院校符合你专业选择的要求?你的能力适合冲击哪个层级的院校?这个层级的几所院校是否符合你的期待值?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你的目标专业是否是这些院校的重点专业?

3. 结合未来发展选择地区

对于不跨专业跨院校或者“三跨”的小伙伴来说,地域问题同样是择校需要考虑的一方面。有必要看一看院校的所在地是否符合自己今后长远的发展需求。很多人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会继续留在读研的那座城市打拼,而那座城市和家的距离、和自己职业生涯走向的规划是否存在冲突同样需要小伙伴们慎重思考。

对于985名校,同学们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在做选择,切不可盲目。

【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END

涵盖31省,862所院校,756个专业

为考研学子提供院校咨询专业咨询备考咨询

使用声明:

1.本查询系统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各研招单位招生网及对外公开的数据、国家官网公布的数据

2.本平台历年高校数据仅供考生参考,如各招生数据与院校公布数据不一致,请以各高校正式公布的数据为准。

 同类院校

 一对一答疑

获取一对一答疑

首页 | 研究生兼职 | 付款方式 | 集训基地 | 关于我们  | 产品合作  |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8-2020 jixun.iqihang.com 京ICP备16065416号-7

北京市启航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108-750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