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体育大学考研复试办法_院校考研复试_院校考研复试考研网 - 启航考研院校库

公司logo

北京体育大学

211

联系方式:010-68945819

  • 地区:北京
  • 类型:体育类
  • 隶属:中央部委

学科建设:硕士点:一级5 博士点:一级1 国家重点学科:4

院校排名:综合排名:737 体育类: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48号

首页

2019年北京体育大学考研复试办法

北京体育大学 考研复试

2019-10-31

9975

现将2019年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组织管理

(一)成立由校领导牵头,校内招生、培养、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参加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工作的领导与统筹管理。

(二)各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院长、学院分党委书记、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及相关学科的专家人员组成,负责制订本单位的复试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各有关学院根据学科特点,以学科、专业或教研室等为单位,成立复试小组。复试小组一般由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副高级(含)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以研究生指导教师为主体。复试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对考生的面试和实践能力等考核,既注重学业知识考核,也加强对考生专业能力素质和科研创新潜质的考查。

二、复试基本分数线

根据各学科门类、初试成绩分布和拟招收规模,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如下:

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

(一)学术学位类

学科门类

代码及名称

单科

(满分=100分)

单科

(满分>100分)

总分

政治

外语

[03]法学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5

45

100

350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04]教育学

040101教育学原理

44

44

132

325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40103教育史

040109特殊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2心理学)

040203应用心理学

44

44

132

325

[0403]体育学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45

45

120

331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35

35

105

271

0403Z1运动康复学

40

40

120

306

0403Z2中外体育人文交流

40

40

120

355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40

40

120

367

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

40

40

120

341

[10]医学

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45

45

130

305

[12]管理学

120401行政管理

49

49

74

345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48分。

(二)专业学位类

专业学位名称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

(满分>100分)

总分

政治

外语

[0452]体育硕士

35

35

120

298

[0552]新闻与传播硕士

56

56

90

355

[1351]艺术硕士

40

40

60

340

三、复试要求及程序

(一)复试工作是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环节,未复试或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我校实行差额复试,除上线生源不足情形外,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二)复试的主要方式包括笔试、实践(实验、技术)能力考核、面试,每位考生综合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在对考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专业能力、专业外语、创新潜质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度考查,客观评价、择优选拔。

(三)复试安排

达到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要求的考生请自行来校参加复试,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已于北京体育大学招生网统一公示,我校不再向考生寄发书面复试通知。

日期

复试内容

地点

4月12日(周五)

9:00-16:00

资格审查

发放复试准考证

体育馆南侧

(交复试费100元/人)

4月12日(周五)

18:00-19:00

外语听力测试

教学楼

4月12日(周五)

19:00-20:00

思想政治素质、品德及

综合素质考核

教学楼

4月13日(周六)

4月14日(周日)

外语口语测试

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考核

教学楼

第二教学楼

教学实验楼

各体育场馆

4月14日(周日)

18:30-21:30

同等学力、跨专业

加试(笔试)

教学楼

4月15日(周一)

7:30-11:00

体检

校医院

(交体检费65元/人)

具体考试时间、地点请考生见本人《复试准考证》。未按时报到的考生,以放弃复试处理;复试费一经缴纳,概不退还。

四、复试内容

(一)审查报考资格

入围复试的考生在4月12日须携带以下材料到我校进行资格审查,所交材料一律不予退还。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1.考生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原件现场交验后返还);

2.应届毕业生须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预计毕业时间须为2019年9月1日之前)1份,入学时统一查验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

3.往届生提供教育部学历认证报告1份;

4.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须有“原件复印”并加盖原件存档单位公章);

5.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及复印件1份;

6.对于在2019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需提供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办公室出具的相关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

7.对于在读研究生,须查验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8.考生自行提供可证明本人综合素质和研究潜能的背景材料(自愿原则,不作统一要求,但提交时须装订成册,封面处注明考生姓名,报考专业,考生编号)。

9.政审材料1份(附件中下载),复试考生都需要向其所在单位函调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审查其政治思想情况,由考生本人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

10.享受教育部文件规定加分政策的考生查验原件加分材料。

(二)思想政治素质、品德及综合素质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诚信状况、工作学习态度、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协作精神、沟通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心理健康状况、组织纪律性(遵纪守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考核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共同组织实施。

(三)专业考核

1.专业理论考核要求

①根据专业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城)的特点拟定题目,试题题型一般为论述题或方法应用题。重点考查考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和论证能力,以及文字运用和表达能力等内容。

②每位考生至少完成2道试题。

③采用笔试或面试的方式,面试时专家可根据考生对试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深入提问。

2.专业技能考核要求

学位类别

考核要求

考核方式

学术学位

1.实验技能考核

考核对象:报考应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方向的考生。

着重考查考生科学研究中的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能力。考核内容应是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实验技能。

实验操作

2.写作技能和案例分析考核

考核对象:报考体育人文社会学、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训练基本原理与方法、体育教育教学原理与方法、休闲体育、运动竞赛理论与方法、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方向)、中外体育人文交流、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特殊教育学专业的考生。

写作技能着重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案例分析着重考查考生操作能力、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面试或笔试

3.运动技术考核

考核对象:报考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项目教学训练原理与方法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考生。

考查测试考生的运动项目技术。凡技术测试不及格者(低于180分者),直接淘汰,不参与综合排序。

技术测试

专业学位

1.运动技术考核

考核对象:报考体育硕士中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项目训练理论与方法方向)、艺术硕士的考生。

考查测试考生运动项目技术(含舞蹈表演技术)。凡技术测试不及格者(低于180分者),直接淘汰,不参与综合排序。

技术测试

2.案例分析考核

考核对象:报考体育硕士中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学、体能训练、运动能力测评与训练、运动康复方向)、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专业领域的考生、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

着重考查考生操作能力、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面试或笔试

各学院考前将公布复试细则,考生可登录学校招生网站(http://zs.bsu.edu.cn),并按要求参加复试。

(四)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主要考核考生的外语听力和专业外语语言表达能力,听力部分由我校国际体育组织学院(外国语学院)统一组织实施,考试方式为笔试;外语口语部分由复试考核小组组织实施,以各学科研究方向特点为主要依据制定考核问题或情景设计,考查考生专业外语语言表达能力,考试方式为面试。

(五)科研成果考核

对考生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价,不计入复试成绩,但可作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条件。

(六)体检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执行及《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文件标准,我校在复试阶段由校医院对复试考生进行体检。体检结果不符合标准的考生不予录取。对体检有疑问的考生须在一周内进行复检,对复检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七)复试考核各部分分值

学科门类/

专业领域

代码及名称

专业理论考核满分值

专业技能考核满分值

英语水平考核满分值

[03]法学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200分

200分

100分

(含听力80分,口语20分)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04]教育学

040101教育学原理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40103教育史

040109特殊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2心理学)

040203应用心理学

[0403]体育学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0403Z1运动康复学

0403Z2中外体育人文交流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训练基本原理与方法、体育教育教学原理与方法、休闲体育、运动竞赛理论与方法、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方向)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项目教学训练原理与方法方向)

100分

300分

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

100分

300分

[10]医学

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200分

200分

[12]管理学

120401行政管理

[0452]体育硕士

045201体育教学

100分

300分

045202运动训练(运动项目训练理论与方法方向)

045204社会体育指导

200分

200分

045202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学、体能训练、运动能力测评与训练、运动康复方向)

045203竞赛组织

200分

200分

[0552]新闻与传播硕士

055200新闻与传播

200分

200分

[1351]艺术硕士

135106舞蹈

100分

300分

五、录取

1.考生的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加权之和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以此作为拟录取依据。权重分配:初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

如入学考试总成绩同分并列情况,按照录取名额录取初试成绩较高的考生。

2.已在教育部调剂网上确认其他高校拟录取的考生不得调回我校录取。

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录取:

(1)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2)复试总成绩不及格(低于300分);

(3)报考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学术学位的考生,以及报考体育硕士、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技能考核不及格(低于180分);

(4)对同等学力、跨专业考生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单科加试成绩不及格(单科低于60分);

(5)复试期间发现考生有考试违纪行为(违纪的认定依据国家教育违规处理办法);

(6)考生不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体检标准;

(7)对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不予录取。

4.根据2019年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生源报考情况,以及各专业研究方向的导师指导力量等,调配各专业研究方向招生名额,结合各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分别进行综合成绩排序,择优依次录取。

报考全日制、非全日制体育硕士的考生,复试成绩均合格者,按专业方向内综合成绩排序,择优依次录取。

如有未录满名额,拟从报考调剂考生中按专业方向内综合成绩排序,择优依次录取。

5.同等条件下,专业素质突出,运动技术水平较高,科研成果多,科研能力强的考生,优先录取。

6.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复试成绩均合格者按综合成绩排序,根据专项计划招生名额依次录取。

7.对同等学力、跨专业考生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闭卷考试,时间为3小时)。

8.符合教育部文件规定,可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在资格审查后我校将另行进行名单公示。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本办法未尽事宜,以教育部相关文件和学校有关规定为准。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48号

北京体育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邮政编码:100084)

咨询电话:010-62989047、62989342

监督电话:010-62989450

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处专用监督电话:010-82837456

网址:http://zs.bsu.edu.cn

【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END

涵盖31省,862所院校,756个专业

为考研学子提供院校咨询专业咨询备考咨询

使用声明:

1.本查询系统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各研招单位招生网及对外公开的数据、国家官网公布的数据

2.本平台历年高校数据仅供考生参考,如各招生数据与院校公布数据不一致,请以各高校正式公布的数据为准。

 一对一答疑

获取一对一答疑

首页 | 研究生兼职 | 付款方式 | 集训基地 | 关于我们  | 产品合作  |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8-2020 jixun.iqihang.com 京ICP备16065416号-7

北京市启航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108-750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