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输入手机网址:
m-jixun.iqihang.com
扫一扫进群
扫一扫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硕士各专业领域考试具体要求
2012-12-06
8396
各专业领域考试具体要求
1301 艺术学理论
一、艺术哲学与批评
音乐美学与批评(含音乐美学、音乐批评)
初试:
1.专业基础课:“音乐学综合理论”(满分150分,3小时):
任选3项作答(不得选择自己的主修科目)。
a中国音乐史
b西方音乐史
c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d音乐美学
e世界音乐
2.专业主课:音乐美学与批评(满分150分,3小时)。
复试:
1.笔试:“音乐分析基础”(满分100分,3小时):
音乐分析基础A(西方音乐作品分析):曲式分析、和声分析;
音乐分析基础B(中国音乐形态分析):传统音乐分析、和声分析。
2.口试:含乐器演奏,乐器自选。
另:口试时需提交一篇论文(5000字以上)。
二、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
音乐人类学(含音乐人类学、乐器学、音乐文献编译-英语)、
世界音乐(含东方音乐研究、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流行音乐研究)
初试:
1.专业基础课:“音乐学综合理论”(满分150分,3小时):
任选3项作答(不得选择自己的主修科目)。
a中国音乐史
b西方音乐史
c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d音乐美学
e世界音乐
2.专业主课:音乐人类学与世界音乐(满分150分,3小时)。
复试:
1.笔试:“音乐分析基础”(满分100分,3小时):
音乐分析基础A(西方音乐作品分析):曲式分析、和声分析;
音乐分析基础B(中国音乐形态分析):传统音乐分析、和声分析。
主修音乐文献编译者在复试时,可以“第二外语基础”替代“音乐分析基础”考试。
2.口试:含乐器演奏,乐器自选;
主修音乐文献编译者的口试考题含外语考试内容。
另:口试时需提交一篇论文(5000字以上)。
三、艺术教育理论
音乐心理学(含音乐审美心理学、音乐教育心理学)、
音乐教育理论研究(含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比较研究、音乐课程论)
初试:
1.专业基础课:“理论综合基础A”(满分150分,3小时)。
共须答3项:主修音乐审美心理学、音乐教育心理学者限答a、b、e三项;主修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比较研究、音乐课程论者限答b、c、d三项。
a音乐教育学基础理论
b音乐教育史
c音乐教学法
d音乐教育心理学
e) 普通心理学
2.专业主课:(满分150分,3小时)。
音乐心理学:“音乐心理学”
共须答2项:必答a项,并根据自身主修倾向选答b-1或b-2。
a ) 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b-1) 教与学的心理学
b-2) 音乐审美心理学
音乐教育理论研究:“音乐教育学理论研究”
共须答2项:必答a项,并根据自身主修倾向选答b-1或b-2。
a 音乐教育基础理论
b-1音乐教育史论
b-2音乐教育课程论
复试:
1.笔试:“音乐体裁与风格”(满分100分,3小时)。
2.口试:含乐器演奏、公开课测试,公开课测试试题于考前一周公布。
1302 音乐与舞蹈学
一、作曲理论(含和声、复调、配器、音乐分析、视唱练耳)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作曲综合基础A”(满分150分,3小时)。
共须答2项(不得选择自己的主修科目):
a、b两项中任选1项作答;c、d两项中任选1项作答(主修音乐分析者必选c.配器)。
a和声
b对位
c配器
d作曲
2.专业主课(满分150分,3小时):
专业写作或分析报告(限主修和声、复调、配器、音乐分析者);
视唱练耳(限主修视唱练耳者)。
复试:
1.笔试(满分100分,3小时):
音乐分析(限主修和声/复调/配器/视唱练耳者);作曲B(限主修音乐分析者)。
2.口试:含乐器演奏。
另:口试时需提交论文或作品1至2件(附音响资料最好)。
二、音乐学
中国音乐研究(含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音乐文献编译-日语)、西方音乐研究(含西方音乐史、作品分析、音乐文献编译-英语、音乐文献编译-德语)
初试:
1.专业基础课:“音乐学综合理论”(满分150分,3小时):
任选3项作答(不得选择自己的主修科目)。
a中国音乐史
b西方音乐史
c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d音乐美学
e世界音乐
2.专业主课(满分150分,3小时):
中国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史” 或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西方音乐研究:“西方音乐史” 或 “作品分析”。
主修音乐文献编译者随报考导师所在方向选考上述专业主课。
复试:
1.笔试:“音乐分析基础”(满分100分,3小时):
音乐分析基础A(西方音乐作品分析):曲式分析、和声分析;
音乐分析基础B(中国音乐形态分析):传统音乐分析、和声分析。
主修音乐文献编译者在复试时,可以“第二外语基础”替代“音乐分析基础”考试。
2.口试:含乐器演奏,乐器自选;
主修西方音乐研究、音乐文献编译者的口试考题含外语考试内容。
另:口试时需提交一篇论文(5000字以上)。
1303 戏剧与影视学
戏剧理论
音乐戏剧研究
初试:
1.专业基础课:“戏剧史论常识”(满分150分,3小时)。
2.专业主课:“音乐戏剧史论研究专题”(满分150分,3小时)。
复试:
1.笔试:“音乐分析基础”(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曲式分析(60分);
第二部分:和声分析(40分)。
2.口试:含乐器演奏,乐器自选。
另:口试时需提交一篇论文(5000字以上)。
1351 艺术(专业学位)
135101 音乐
一、作曲(含作曲、电子音乐作曲、民乐作曲、音乐剧作曲)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作曲综合基础B”(满分150分,3小时)。
共须答2项:必答c项,并在a、b两项中任选1项作答。
a和声
b对位
c 配器
2.专业主课:作曲A(满分150分,3小时)。
共须答2项:主修作曲、电子音乐作曲者须答a和b-1;
主修民乐作曲者须答a和b-2;
主修音乐剧作曲者须答a和b-3;
a )就所给音乐的呈示部分,写作规定长度的调性音乐展开片段(钢琴);【1.5小时】
b-1)就所给材料及乐器组合要求,写作不少于12小节的任何风格的音乐片段;【1.5小时】
b-2)就所给材料及乐器组合要求,写作不少于12小节的任何风格的民乐器乐重奏片段;【1.5小时】
b-3)就所给歌词,写作一首至少是二段式结构的任何风格的音乐剧唱段,并配上钢琴伴奏;【1.5小时】
复试:
1.笔试:音乐分析(满分100分,3小时)。
2.口试:含乐器演奏。
另:口试时需提交本人作品1至2件(附音响资料最好)。
主修电子音乐作曲者需提交电子音乐作品一部(录音及谱式)。
二、音乐表演
(一)指挥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论”(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2.专业主课:“指挥与综合能力测试”
第一部分:指挥(50%)
1)乐队指挥:可自选以下列表中一项内容
a)任选一首马勒交响曲(第十交响曲除外)
b)任选一首理查·斯特劳斯交响诗
c)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任选一首莫扎特交响曲
d)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约翰·斯特劳斯圆舞曲
2)合唱指挥:贝多芬《D大调庄严弥撒》、威尔第《安魂曲》、勃拉姆斯《命运之歌》、福雷《安魂曲》、普罗科菲耶夫《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奥尔夫《布兰诗歌》,任选其中一首。
第二部分:综合能力测试(50%)
①总谱读法(20%),任选指定要求中的一项;
a)用钢琴弹奏所指挥的作品
b)改编所指挥作品的双钢琴谱(与曲目表一同交至指挥系)
②乐器演奏(10%):自选乐器演奏作品1-2首;
③视听(15%);
④自由问答(5%)。
复试:
1.笔试:“和声与曲式”(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曲式分析(50%)
第二部分:和声(50%)
2.口试:不含乐器演奏。
(二)声乐表演(美声)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论”(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2.专业主课:“声乐演唱A”
美声:考试自选不同风格的中外代表歌曲共8首。外国歌曲中应有西欧古典及近代歌剧选曲2首,外国艺术歌曲2首;抽考其中若干。
复试:
1.笔试:“和声与曲式”(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曲式分析(50%)
第二部分:和声(50%)
2.口试:不含乐器演奏。
(三)音乐表演(民声)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论”(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2.专业主课:“声乐演唱B”
民声:考试自选不同风格的中国创作歌曲,中国古典歌曲,中国歌剧选曲,民歌改编歌曲或戏曲等共8首;抽考其中若干。
复试:
1.笔试:“和声与曲式”(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曲式分析(50%)
第二部分:和声(50%)
2.口试:不含乐器演奏。
(四)音乐剧声乐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论”(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2.专业主课:“音乐剧声乐”,具体要求如下:
考生需准备8首声乐作品,其中包括:3首外国经典音乐剧唱段,2首中国音乐戏剧类曲目(音乐剧、歌剧、戏曲等),中外流行音乐声乐作品各1首,最后一首风格、类型不限。
考试顺序:1)声乐演唱:演唱4首歌曲
a考生首选3首演唱,其中2首必须为外国音乐剧经典唱段,1首为中国音乐戏剧类曲目(音乐剧、歌剧、戏曲等);
b考官抽选1首歌曲。
舞蹈表演:
a自选舞蹈一段;
b闻歌起舞:即给一段音乐,以此即兴起舞。
戏剧表演:
a朗诵一段诗歌、散文或戏剧独白,时间不少于1’30’’;
b为指定题目即兴表演戏剧小品。
复试:
1.笔试:“和声与音乐剧鉴赏”(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和声(50%)
第二部分:音乐剧鉴赏(50%)
2.口试:不含乐器演奏。
(五)钢琴表演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论”(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2.专业主课:“钢琴演奏A”
练习曲2首(包括1首肖邦练习曲,作品10之3、6,作品25之7除外)、复调作品1首、古典奏鸣曲1首(包括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浪漫派乐曲、近现代乐曲,总时间不少于75分钟。现场抽考部分曲目,背谱演奏。
复试:
1.笔试:“和声与曲式”(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曲式分析(50%)
第二部分:和声(50%)
2.口试:面试和视奏(15分钟)。
(六)西洋管弦乐表演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论”(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2.专业主课:“西洋管弦乐演奏A”,具体要求如下:
小提琴
自选大型协奏曲第一乐章或第二、三乐章,自选巴赫《独奏奏鸣曲》中第一段(Adagio或Grave)及第二段Fuga或Chaconne中的1 首,任选帕格尼尼随想曲1首。
中提琴
1)自选巴赫组曲中任何一首的前奏曲和萨拉班德;
2)瑞格(Reger)三首组曲中任选一首组曲中的快、慢各一段;
3)自选巴托克协奏曲、华尔顿协奏曲、亨德米特《天鹅》或布洛克(Bloch)《大组曲》中的第一乐章或第二、三乐章。
大提琴
1.练习曲一首:任选皮阿梯(Piatti)《12首随想曲》中一首;
2.巴赫《组曲》第4、5、6首中任选一组前奏曲及萨拉班德舞曲;
3.自选大型协奏曲一首(第一乐章)。
低音提琴
1.自选低音提琴随想曲一首;
2.复调作品一首;
3.大型乐曲(协奏曲或奏鸣曲)一首;
总曲目量不少于25分钟。
竖琴
任选一条Bach-Grandjany练习曲两首不同风格的大型作品,例如Faure Impromptu、Hindmith Sonata;任选Debussy、Ravel、Mozart竖琴协奏曲一首。
管乐(单簧管方向除外)
1.自选四个升降以上(含四升降)大小调音阶及琶音,用连音和吐音两种方法演奏;
2.不同性质练习曲各一首;
3.自选大型奏鸣曲、协奏曲或大型乐曲一首。
单簧管
1.自选四个升降以上(含四升降)大小调音阶及琶音,用连音和吐音两种方法演奏;
2.不同性质练习曲各一首;
3.自选大型奏鸣曲、协奏曲或大型乐曲一首。
4.THREE PIECES——STRAVINSKY
复试:
1.笔试:“和声与曲式”(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曲式分析(50%)
第二部分:和声(50%)
2.口试:不含乐器演奏。
(七)民族管弦乐表演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论”(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2.专业主课:“民族管弦乐演奏A”,具体要求如下:【以下各研究方向的指定曲目必弹】
二胡
指定曲目:《独弦操》(刘天华曲);
自选曲目:《第四二胡狂想曲》(王建民曲)、《追梦京华》第Ⅲ、Ⅳ乐章(关乃忠曲)、《随想曲Ⅰ号——思乡》(高韶青曲)、《雪山魂塑》(刘文金曲)、《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曲)。
板胡
指定曲目:中音板胡《秦腔牌子曲》(郭富团编曲);
高音板胡《大姑娘美》(彭修文编曲);
自选曲目:《莽原情》(沈诚曲)、《故乡节日》(霍永刚曲)、《花梆子》(闫涵一曲)、《链环》(吕黄曲)、《纺线线》(刘明源曲)、《秦川行》(李恒曲)。
扬琴
指定曲目:《巫峡船歌》(黄河曲);
自选曲目:《林冲夜奔》(项祖华曲)、《瑶山夜画》(许学东曲)、《中国花鼓》(弗兰兹·克莱斯勒曲,成海华改编)、《海燕》(韩志明曲)、《将军令》(四川扬琴曲牌,项祖华改编)、《渔翁》(东北扬琴古曲,宿英改编)、《行街》(江南丝竹,版本不限)、《昭君怨》(广东音乐,郭敏清演奏谱)。
古筝
指定曲目:《四段锦》(山东筝曲)、《黑键练习曲》(孙维权移订);
自选曲目:《枫桥夜泊》(王建民曲)、《望秦川》(景建树、王中山曲)、《云裳诉》(周煜国曲)、《莲花谣》(王建民曲)、《林泉》(叶小钢曲)、《抒情幻想曲》(徐晓琳曲)
琵琶
指定曲目:《霸王卸甲》(版本不限);
自选曲目:《天鹅》(刘德海曲)、《诉》(吴厚元曲)、《月儿高》(古曲 版本不限)、《虚籁》(刘天华曲)、《点》(陈怡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曲)、《千章扫》(罗咏辉曲)、《陈杏元和番》(河南民间乐曲)
柳琴
指定曲目:《剑器》(徐昌俊曲);
自选曲目:《江月琴声》(王惠然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陈钢曲)、《魅影》(胡银岳曲)、《倒垂帘》(徐坚强曲)、《心中的歌》(唐朴林曲)、《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曲)。
中阮
指定曲目:《云南回忆》第Ⅲ乐章(刘星曲);
自选曲目:《满江红》(林吉良曲)、《丝路驼铃》(宁勇曲)、《晓雾》(林吉良曲)、《长相思》(宁勇曲)、《幽远的歌声》(陈文志曲)、《山韵》第Ⅰ、Ⅱ乐章(周煜国曲)。
古琴
指定曲目:《潇湘水云》(五知斋琴谱);
自选曲目:《流水》(卫仲乐、管平湖传谱)、《广陵散》(神奇秘谱)、《渔樵问答》(吴景略传谱)、《醉渔唱晚》(卫仲乐传谱)、《梅花三弄》(蕉庵琴谱、琴箫合谱)、《欸乃》(管平湖传谱)、《离骚》(管平湖传谱)、《春风》(许国华、龚一曲)、《梅园吟》(许国华、龚一曲)。
三弦
指定曲目1(任选1首):大浪淘沙(李乙改编);长门怨(张念冰改编);越调练习曲(王
秀卿曲);风雨铁马(白凤岩曲);梅花调(肖剑声改编)。
指定曲目2(任选1首):边寨之夜(费坚蓉曲);湘江之歌(张念冰改编);迎亲人(演道远改编);欢乐的牧民(胡力亚其曲)。
大型创作乐曲(任选1首):古塞随想(王征 王乐琪曲 );刘胡兰协奏曲(张肖虎 肖剑声
刘振华 王加伦曲);草原(顾冠仁曲)。
唢呐
指定曲目:《一枝花》(任同祥曲);
自选曲目:《怀乡曲》(吉喆曲)、《豫西二八板》(河南豫剧、郝玉岐改编)、《关中情》(梁欣曲)、《梁山随想》引子+第一乐章(张晓峰曲)、《二人转牌子曲》(李秋奎曲)、《社庆》(葛礼道、尹开先曲)。
笛子
指定曲目:《鹧鸪飞》(湖南民间乐曲 赵松庭编曲);
自选曲目:《苍》(杨青曲)、《愁空山》任选其中一个乐章(郭文景曲)、《兰花花(笛子协奏曲)》(关铭曲,詹永明改编曲)、《梆笛协奏曲》任选其中一个乐章(马水龙曲)、《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曲 唐俊乔移植改编)、《深秋叙》(穆祥来曲)、《琅玡神韵》(俞逊发、吴华曲)、《山村迎亲人》(简广易曲)、《绿洲》(莫凡曲)。
笙
指定曲目:《冬猎》(文佳良曲)
自选曲目:《蝴蝶恋花》(刘瑜曲)、《欢乐的草原》(张之良曲)、《傣乡风情》(王慧中曲)、《远草赋》(陈铭志曲)、《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曲,蒋无间移植)。
复试:
1.笔试:“和声与曲式”(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曲式分析(50%)
第二部分:和声(50%)
2.口试:不含乐器演奏。
(八)现代器乐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论”(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2.专业主课:“现代器乐演奏”,具体要求如下:
打击乐
西洋打击乐:自选小军鼓乐曲一首(如芬克第一组曲或相等难度以上)
自选定音鼓乐曲一首(如卡特组曲或相等难度以上)
自选组合独奏打击乐曲一首
马林巴乐曲两首: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一首;近现代作曲家作品一首
可加试钢琴740程度以上作品一首
中国打击乐:自选中国大鼓乐曲一首(如夜深沉或相等难度以上)
自选小军鼓乐曲一首(如芬克第一组曲或相等难度以上)
自选中国打击乐作品一首(如快鼓段,龙腾虎跃或相等难度以上)
自选马林巴或定音鼓作品一首
可加试钢琴740程度以上作品一首
流行打击乐:小军鼓乐曲一首
无伴奏爵士套鼓曲一首
有伴奏爵士套鼓曲一首
可加试手拍鼓曲一首
古典吉他
巴洛克时期:任选一首巴赫鲁特琴组曲(全曲)或前奏、复格与快板(BWV.998)
古典时期的奏鸣曲、变奏曲或幻想曲(如:索尔、阿瓜多、朱利亚尼、帕格尼尼、柯斯特、梅尔兹、雷冈迪等作曲家的主要作品)
吉他协奏曲:任选一首20世纪吉他协奏曲的两个乐章(如:罗德里哥、泰德斯可、维拉罗伯士、庞塞、布罗威、阿诺德等作曲家的作品)
自备钢琴或电子管风琴伴奏
手风琴
巴赫平均律或大型管风琴作品一首;原创多乐章作品一首(完整演奏);技巧性乐曲、抒情性乐曲、近现代乐曲三类作品中任选两首。
电子管风琴:(A和B任选一组)
A: 考生本人创编的乐曲三首,其中至少一首为原创作品。即兴演奏一首(考试当天发布考题并给予一定练习时间)。
B:巴赫管风琴作品一首;浪漫时期和20世纪时期管风琴作品各一首。
复试:
1.笔试:“和声与曲式”(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曲式分析(50%)
第二部分:和声(50%)
2.口试:不含乐器演奏
三、音乐科技与应用
(一)电子音乐设计
初试:
1.专业基础课:“应用音乐综合理论A”(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音频技术与电子音乐”、
“音乐音响分析”、“中国音乐史与外国音乐史”三部分。
共须答2项:必答a项,并在b、c两项中任选1项作答。
a音频技术与电子音乐
b音乐音响分析
c 中国音乐史与外国音乐史
2.专业主课:“电子音乐设计”(满分150分,3小时):将指定的主题材料设计为90S-120S的电子音乐图谱。
复试:
1.机试A(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电子音乐制作(80分):按指定音乐材料在计算机上制作90S-120S的电子音乐;
第二部分(笔试):音乐音响制作报告(20分):对自己所制作的音乐进行全面阐释。
2.口试:自选乐器与曲目演奏、视奏或即兴演奏;专业常识问答(抽签2题作综合问答);
自由问答。
另:口试时提交作品1-2部,介绍个人学习经历、研究目标、创作与制作等基本情况。
(二)录音艺术
初试:
1.专业基础课:“应用音乐综合理论B”(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录音技术与声学原理”、
“音乐音响分析”、“中国音乐史与外国音乐史”三部分。
共须答2项:必答a项,并在b、c两项中任选1项作答。
a录音技术与声学原理
b音乐音响分析
c 中国音乐史与外国音乐史
2.专业主课:“数字音频与音频项目设计”(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数字音频(70分);
第二部分:音频项目设计(80分,根据命题,以文字和图案等方式对音频项目进行综合设计。)
复试:
1.机试B(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多轨音频合成(80分):将指定的MIDI文件在计算机上缩混为立体声母版;
第二部分(笔试):音乐音响合成报告(20分):对自己所合成的音乐进行全面阐释。
2.口试:自选乐器与曲目演奏,也可用“音响听辨”作为替代(抽签2题作答:声音主观评价、录音技术特征、音乐基本感受、音乐风格辨认);专业常识问答;自由问答。
另:口试时提交作品1-2部,介绍个人学习经历、研究目标、创作与制作等基本情况。
(三)音乐数字传媒艺术
初试:
1.专业基础课:“应用音乐综合理论C”(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音乐音响分析”、“中国音乐史与外国音乐史”三部分。
共须答2项:必答a项,并在b、c两项中任选1项作答。
a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
b音乐音响分析
c 中国音乐史与外国音乐史
2.专业主课:“音乐视觉艺术设计”(满分150分,3小时):将指定的主题材料设计为1分钟长度或8-10幅左右画面的音乐视觉分镜头脚本。
复试:
1.机试C(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音乐视觉制作(80分):按指定音乐及图像片段在计算机上制作1分钟长度的
音乐视觉作品;
第二部分(笔试):音乐视觉分析(20分):对自己所制作的作品进行纲要式的综合阐述。
2.口试:自选乐器与曲目演奏,也可用“音响听辨”作为替代(抽签2题作答:声音主观评价、录音技术特征、音乐基本感受、音乐风格辨认);专业常识问答;自由问答。
另:口试时提交作品1-2部,介绍个人学习经历、研究目标、创作与制作等基本情况。
(四)钢琴教学法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论”(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2.专业主课:“钢琴演奏B”,具体要求如下:
肖邦练习曲1首(作品10之3、6,作品25之7除外),巴赫平均律1首、古典奏鸣曲1首(包括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浪漫派乐曲、近现代乐曲,总时间不少于60分钟。现场抽考部分曲目,背谱演奏。
复试:
1.笔试:“音乐专业基础及教育理论”(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音乐教育及教育理论(50%)
第二部分:和声与曲式分析(50%)
2.口试:含公开课测试、视奏。公开课测试给学生上15分钟左右公开课,曲目考前一周公布。
(五)声乐教学法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论”(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2.专业主课:“声乐演唱C”,具体要求如下:
美声:考试自选不同风格的中外代表歌曲共8首。外国歌曲中应有西欧古典及近代歌剧选曲2首,外国艺术歌曲2首;抽考其中若干。
民声:考试自选不同风格的中国创作歌曲,中国古典歌曲,中国歌剧选曲,民歌改编歌曲或戏曲等共8首;抽考其中若干。
复试:
1.笔试:“音乐专业基础及教育理论”(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音乐教育及教育理论(50%)
第二部分:和声与曲式分析(50%)
2.口试:含公开课测试,给学生上20分钟公开课,曲目考前一周公布。
(六)西洋管弦乐教学法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论”(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2.专业主课:“西洋管弦乐演奏B”,具体要求如下:
小提琴
帕格尼尼随想曲1首、自选大型协奏曲第一乐章,自选巴赫“独奏奏鸣曲”或 “组曲”中有对比情绪的两段。
其他方向:同西洋管弦乐表演艺术相应的曲目要求。
复试:
1.笔试:“音乐专业基础及教育理论”(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音乐教育及教育理论(50%)
第二部分:和声与曲式分析(50%)
2.口试:含公开课测试、试奏。公开课测试给学生上20分钟公开课,曲目考前一周公布。
(七)民族管弦乐教学法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论”(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2.专业主课:“民族管弦乐演奏B”,具体要求如下:【以下各研究方向的指定曲目必弹】
琵琶
指定曲目:《月儿高》(版本不限)
自选曲目:《天鹅》(刘德海曲)、《诉》(吴厚元曲)、《月儿高》(古曲 版本不限)、《虚籁》(刘天华曲)、《点》(陈怡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曲)、《春雨》(朱毅、文博曲)。
笛子
指定曲目:《幽兰逢春》改编版(赵松庭、曹星曲李滨洋改编);
自选曲目:同民族管弦乐表演艺术相应的初试曲目要求。
其他方向:同民族管弦乐表演艺术相应的初试曲目要求。
复试:
1.笔试:“音乐专业基础及教育理论”(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音乐教育及教育理论(50%)
第二部分:和声与曲式分析(50%)
2.口试:含公开课测试,给学生上20分钟公开课,曲目考前一周公布。
(八)音乐教学法(含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管理、钢琴即兴演奏与教学研究、键盘和声与和声风格分析教学)
初试:
1.专业基础课:“理论综合基础B”(满分150分,3小时)。
共须答3项:主修音乐教育法、音乐教育管理者限在a、b、c、d四项中选择3项作答(不得选择自己的主修科目);
主修钢琴即兴演奏与教学研究、键盘和声与和声风格分析教学者必答e项,另须在a、b、c、d四项中任选2项作答。
a音乐教育学基础理论
b音乐教育史
c音乐教学法
d音乐教育心理学
e四部和声写作
2.专业主课:音乐教学法(满分150分,3小时)。
共须答2项:必答a项,并根据自身主修倾向选答b-1.b-2.b-3中的任意1项。
a音乐教育基本原理
b-1音乐教学法
b-2音乐教育管理方法
b-3钢琴即兴演奏、键盘和声与和声风格分析教学
复试:
1.笔试:“音乐体裁与风格”(满分100分,3小时)。
2.口试:
主修钢琴即兴演奏与教学研究者:含钢琴演奏及即兴演奏,具体要求如下:
①钢琴演奏:肖邦练习曲一首,自选乐曲1首或奏鸣曲快板乐章一个乐章 (古典乐派,浪漫派,现代风格任选)
②和弦连接(3-4题)
③移调(1题,四升四降以内)
④旋律编配(1题)
⑤歌曲编配(1题)
⑥即兴演奏:根据提供的动机,即兴创作演奏1首(考生有45分钟准备时间)
主修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管理、键盘和声与和声风格分析教学者:
含乐器演奏、公开课测试,公开课测试试题于考前一周公布。
(九)乐器修造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论”(满分150分,3小时),包括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2.专业主课:
①携自己制作的提琴一把,由主考教师对其制作工艺和音色进行评分;
②提琴制作操作技能考试。
(注:第1项所携提琴必须是考生本人制作的。若有作伪情况,取消所得分数)
具体要求:
对考生所制提琴的工艺进行评分。根据其制作工艺、油漆、装配、琴的总体印象给出考分。此部分占50%。
选择提琴制作中重要的一个制作技能(一般在2小时之内)进行考试。根据考生对工具的运用与掌握、操作程序的规范与合理、制件的水准、总体印象给出考分。此部分占50%。
复试:
1.笔试:“和声与曲式”(满分100分,3小时),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曲式分析(50%)
第二部分:和声(50%)
2.口试:主要内容为提琴制作的历史、提琴制作的主要程序、油漆知识、提琴的修复等专业知识。通过口试考察考生的理论基础、逻辑思维、表达能力与思维灵敏度,并据此给出考分。
(十)艺术管理
初试:
1.专业基础课一:“文化艺术基础”,考试要求:中外文化艺术的基础知识,音乐欣赏与传播的基础知识。
2.专业基础课二:“管理学基础”,考试要求:管理学和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基础知识。
复试:
1.笔试:“艺术管理理论与实践”,考试要求:艺术管理相关理论,并将其运用于案例分析或指定项目的设计。
2.口试,考试要求:a专业英语口语测试;
b艺术特长展示;
c提交考生本人参与的艺术管理相关的项目报告(不少于三千字)。
艺术管理方向同等学力加试:
1.会计学原理,考试要求:会计学的基础知识与财务报表的制作与解读。
2.市场营销导论,考试要求: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知识。
【26考研辅导课程推荐】:26考研集训课程,VIP领学计划,26考研VIP全科定制套餐(公共课VIP+专业课1对1) , 这些课程中都会配有内部讲义以及辅导书和资料,同时会有教研教辅双师模式对大家进行教学以及督学,并配有24小时答疑和模拟测试等,可直接咨询在线客服老师领取大额优惠券。
涵盖31省,862所院校,756个专业
为考研学子提供院校咨询专业咨询备考咨询
使用声明:
1.本查询系统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各研招单位招生网及对外公开的数据、国家官网公布的数据
2.本平台历年高校数据仅供考生参考,如各招生数据与院校公布数据不一致,请以各高校正式公布的数据为准。
一对一答疑
首页 | 研究生兼职 | 付款方式 | 集训基地 | 关于我们 | 产品合作 |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8-2020 jixun.iqihang.com 京ICP备16065416号-7
北京市启航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108-7500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30号